分析 ①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②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構成食物鏈,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級結束.
③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主渠道.能量流經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而且流動是單向的.
解答 解:(1)圖1是一個食物網,僅僅表示了生產者和消費者,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
(2)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一般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能量流經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而且流動是單向的.
(3)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這些食物鏈相互關聯,就形成了食物網;該食物網中共有4條食物鏈,分別是:草→植食性昆蟲→食蟲鳥;草→植食性昆蟲→肉食性昆蟲→食蟲鳥;草→植食性昆蟲→青蛙;草→植食性昆蟲→肉食性昆蟲→青蛙.由食物鏈可知,位于第三營養級的有:食蟲鳥、肉食性昆蟲、青蛙.
(4)若不考慮圖中其他因素,肉食性昆蟲與植食性昆蟲的數量關系是交替升降的,即肉食性昆蟲數量多時,植食性昆蟲會大量被捕食,而導致數量減少.故選A.
(5)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地說,輸入的一個營養級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個營養級.在“草→植食性昆蟲→青蛙”這條食物鏈中,如果青蛙增加1千焦的能量,至少消耗草多少千焦,要按20%的傳遞效率計算,至少消耗1÷20%÷20%=25(千焦).
(6)在生態系統中,一些有毒物質(某些重金屬等)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這種現象稱為生物富集.
故答案為:(1)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生產者固定太陽能;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3)4;食蟲鳥、肉食性昆蟲、青蛙
(4)A
(5)25
(6)生物富集
點評 熟練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及食物鏈內生物數量的變化和物質能量的流動規律.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葵花朵朵向太陽 | B. | 大樹底下好乘涼 | C. | 春風又綠江南岸 | D. | 雨露滋潤禾苗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類別 | 家庭數目 | 父母性 狀 | 子女性狀 | ||
卷舌 | 非卷舌 | ||||
第一類 | 89 | 非卷舌 | 非卷舌 | 0 | 89 |
第二類 | 160 | 非卷舌 | 卷舌 | 104 | 56 |
第三類 | 120 | 卷舌 | 卷舌 | 97 | 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①②④ | C. | ③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 B. | 提高光合作用的產量 | ||
C. | 消耗葉片的葉綠素 | D. | 儲備光合作用的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