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森林植被等的大量砍伐和草原的過渡放牧,促進我國沙塵暴天氣的頻繁發生 | |
B. | 用網捕殺鳥類,導致害蟲大量增加 | |
C. | 農民噴灑大量農藥殺死害蟲 | |
D. | 在林業部門的規劃下砍伐一定的樹木 |
分析 生態環境破壞是指人類不適當地開發利用環境,致使環境效能受到破壞或降低,從而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它通常包括土地資源的破壞、森林資源的破壞、草原資源的破壞、水資源的破壞、物種資源的破壞等.因此,人類的活動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解答 解:A、森林植被的大量砍伐和草原的過度放牧,使我國頻頻發生沙塵暴,致使森林生態系統衰退,使生物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生物種類會迅速減少,破壞生態環境.故不符合題意.
B、用網捕殺鳥類,導致害蟲大量增加,破壞了食物鏈,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破壞生態環境.故不符合題意.
C、農民噴灑大量農藥殺死害蟲,同時也污染了環境,破壞生態環境.故不符合題意.
D、森林是可再生資源,只要保護好,一定要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合理采伐,伐后及時更新,使木材生長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時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因此,在林業部門的規劃下砍伐一定的樹木,這樣有利于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故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應從維護生物圈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按照生態系統發展的規律辦事.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沒有調節粗準焦螺旋 | B. | 射入光線發生改變 | ||
C. | 顯微鏡的物鏡轉換了 | D. | 光圈的大小改變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試管 | 加入物質 | 控制條件 | 檢驗方法 |
1號 | 饅頭碎屑+2mL唾液 | 37℃水溶10分鐘 | 加兩滴碘液 |
2號 | 饅頭碎屑+2mL清水 | 37℃水溶10分鐘 | 加兩滴碘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