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與燈的距離/厘米 | 每分鐘產生的氣泡數/個 |
10 | 60 |
20 | 25 |
30 | 10 |
40 | 5 |
加河水的體積 | 加廢電池的數量及型號 | 加金魚藻的數量 | 放同樣小魚 | 小魚存活的時間 | |
A | 500毫升 | 不加 | 不加 | 1條 | 10天 |
B | 500毫升 | 1節5號 | 不加 | 1條 | 3天 |
C | 500毫升 | 1節7號 | 不加 | 1條 | 5天 |
D | 500毫升 | 1節5號 | 10克 | 1條 | 6天 |
E | 500毫升 | 1節5號 | 30克 | 1條 | 8天 |
分析 (1)影響光合作用的外界條件主要是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在一定限度內,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若光照過強,氣孔會關閉,從而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
(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作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探究成功的關鍵是制定出恰當的科學探究計劃.探究計劃包括方法和步驟,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解答 解:(1)本實驗探究金魚藻離白熾燈不同的距離處,產生的氣泡數目,本實驗是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光照.金魚藻在光下能進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釋放氧氣,故實驗中釋放出的氣泡主要是氧氣.
從實驗現象得出的數據可知,距離燈越近,金魚藻產生的氧氣(氣泡)就越多,由于距離近光照會變強,距離遠光照會變弱,所以可得出結論:在一定范圍內,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
(2)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為探究廢電池是否會污染水質,因此可設置水中有無廢電池為變量,表格中只有A與B、A與C可以符合條件.
在實驗中都只選了1條小魚做實驗,很明顯數量太少可能導致實驗結果出現偶然性.
表中B、D兩組對照中,B組中沒加金魚藻,D組加了10克,而小魚卻多活了3天,說明加入了金魚藻凈化了水質,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金魚藻能凈化被廢電池污染的水質.
(3)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劇,對生物圈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最主要的就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及固體廢棄物污染等方面.廢舊電池中含有重金屬,隨意丟棄會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所以對廢舊電池應分類回收,科學處理.
故答案為:(1)光照;氧氣;在一定范圍內,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2)A與B、A與C;所選小魚數目太少,可能導致實驗結果出現偶然性;金魚藻能凈化被廢電池污染的水質.(3)固體廢棄物; 分類回收,科學處理.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遠離地溝油,不吃地攤上的垃圾食品 | |
B. | 不乘坐“三無”車輛上學、回家 | |
C. | 生活中多與父母交流溝通 | |
D. | 要求父母購買手機、方便上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鯽魚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 |
B. | 螳螂的體色與周圍環境色彩十分相似 | |
C. | 一窩小貓的體色有黑色、白色和黃色 | |
D. | 草原上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爪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