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細胞分化是當今生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分化導致細胞數目、種類增多
B.細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組織的根本原因
C.分化的細胞不斷進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D.細胞分化是指分裂的細胞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的變化
【答案】B
【解析】
在正常的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tài)、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分析作答。
A、分化后的一些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群是一種組織,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細胞數目增多要依靠細胞的分裂,A錯誤。
B、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組織的根本原因,B正確。
C、細胞的分化是在細胞的分裂和生長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細胞的分裂和生長,細胞的分化也沒能正常進行,分裂得到的細胞,不能不斷地生長,C錯誤。
D、細胞分化不僅指分裂的細胞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的變化,而且還包括細胞的功能上的改變,D錯誤。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huán)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
(1)提出問題:鼠婦喜歡陰暗的環(huán)境嗎?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訂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這樣盒子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 _________兩種環(huán)境。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 .
(4)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將實驗盤一邊遮光,另一邊不遮光,這是為了__________。如果在鐵盤兩側中央各放1只鼠婦______(填:是、否)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目的是避免偶然性發(fā)生。
(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表:
環(huán)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3只 | 2只 | 1只 | 0只 | 1只 |
陰暗 | 7只 | 8只 | 9只 | 10只 | 9只 |
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作怎樣的處理? 計算出5次實驗結果中,鼠婦在明亮和陰暗環(huán)境中的______(填:平均值、總值)。
(6)結論:______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鼠婦喜歡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中生活。
切記:實驗結束后要將鼠婦放回適合它生存的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一樣體壁都有三個胚層構成。(______)
(2)線形動物都是寄生的。(_______)
(3)蚯蚓的運動是靠剛毛輔助完成的。(_______)
(4)軟體動物都生活在水中。(________)
(5)節(jié)肢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分節(jié)。(________)
(6)兩棲動物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________)
(7)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_________)
(8)動物的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_________)
(9)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強。(_________)
(10)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中,往往是年長者為“首領”。(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學習《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后,想探究一下酸雨對植物生長狀況的影響,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請根據該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提出問題:______?
(2)作出假設:酸雨對植物的生長狀況有影響。
(3)實驗步驟:①挑選1粒飽滿健康的大豆種子種在花盆中,等它長成幼苗后做實驗;②向實驗醋中加清水,做成“模擬酸雨”,用PH試紙測定PH在4左右;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噴灑“模擬酸雨”,每天一次;④每天認真觀察,記錄實驗結果。
(4)預期結果:花盆里的大豆幼苗沒過幾天出現萎蔫,后來死亡了。
(5)實驗結論:______。這種探究的方法叫______(填“調查法”或“實驗法”)。
(6)該實驗中有兩處明顯的不足:一是種子數量______存在偶然性;二是缺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學習生物學,需要掌握研究生命科學的方法。請回答下列小題。
【1】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關于科學觀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科學觀察可以通過肉眼觀察,也可以借助恰當的工具
B.觀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
C.有些觀察結果可以制成圖表
D.與常規(guī)不符合的觀察結果不作記錄
【2】下列問題中,不適合用調查的方法來研究的是 ( )
A.頤和園內的主要綠化樹種
B.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途徑
C.校園內常見動物的種類
D.本校初中生近視眼的發(fā)生率
【3】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當實驗結果不支持假設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
A.進一步查找資料B.作出新的假設
C.重新進行實驗D.修改實驗數據
【4】觀察草履蟲形態(tài)結構的最佳工具是 ( )
A.放大鏡B.顯微鏡
C.望遠鏡D.鑷子
【5】類比是常用的學習方法,以下對被子植物與人體有關結構所做的類比中,最不合適的是
A.導管和篩管——血管B.根毛——小腸絨毛
C.子房——子宮D.果肉——肌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中要盡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護植被和大面積綠化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最有效方法,其主要原因是( )
A.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B.植物能產生氧氣
C.植物能釋放二氧化碳D.植物能生產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簡答題
(1)雨后,蚯蚓往往會爬到地面上來,這是為什么?________
(2)軟體動物的貝殼與昆蟲的外骨骼,對動物生存的意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