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主要有( )
A.酸雨 B.溫室效應
C.臭氧層破壞 D.前三項都是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全球性大氣污染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酸雨、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
酸雨: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燒煤、石油、然氣時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在到大氣中與雨水結合,導致酸雨的產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養發生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響魚蝦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葉,嚴重時使成片植物死亡,對各種生物和各種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被稱為“空中死神”。故A符合題意。
溫室效應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地球平均溫度不斷上升的現象,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問題。故B符合題意。
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大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類過多地使用氯氟烴類化學物質(用CFCs表示)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減少含氮廢氣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層破壞的關鍵。故C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某同學在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時的實驗記錄。該實驗結果表明影響酶 催化作用的相關因素是:
試管 | 加入物質 | 溫度 | 是否攪拌 | 反應時間 | 加入碘液后的現象 |
1 | 淀粉糊+唾液 | 100°C | 是 | 10分鐘 | 變藍 |
2 | 淀粉糊+唾液 | 37°C | 是 | 10分鐘 | 不變藍 |
3 | 淀粉糊+唾液 | 0°C | 是 | 10分鐘 | 變藍 |
A. 適量的唾液 B. 是否攪拌
C. 適宜的溫度 D. 反應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具有 ,能對各種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后代和親代之間表現出既相似又有差異的特征,說明生物具有 與 的現象;生物能夠對所生活的環境表現出一定的 并 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強的爺爺平時戴眼鏡,看書時卻要摘下眼鏡:奶奶平時不戴眼鏡,看書時卻要戴上眼鏡.請判斷爺爺和奶奶戴的眼鏡分別是( )
A.凸透鏡、凹透鏡 B.凹透鏡、凸透鏡
C.都是凸透鏡 D.都是凹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題
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三種處理:
①將饅頭碎屑與唾液放入1號試管中充分攪拌;
②將饅頭碎屑與清水放入2號試管中充分攪拌;
③將饅頭小塊與唾液放入3號試管中不攪拌。
試問:
(1)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時,應選取 號和 號作對照。
(2)以“唾液”為變量時,應選取 號和 號作對照。
(3)若將3支試管都放入37℃左右溫水中,5~10分鐘后取出, 號試管中的物質遇碘后不變藍,是因為唾液里的 使淀粉分解成了麥芽糖。因此上說淀粉初始消化的部位是 。
(4)我們在制定這項探究計劃時,有同學提出:“除了以上三種處理外還要進行第四種處理,就是將饅頭塊與清水放入試管中不攪拌”。你認為這第四種處理 必要(填“有”或“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擬訓練中,李明同學采取了以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確的是
A. 將被救者放在空氣流通的場所
B. 清除被救者口鼻內異物和污物
C. 將被救者頸下墊高,頭后仰
D. 捏著被救者鼻孔,口對口用力吹氣和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