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探究玉米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將50粒大小相似的玉米種子分成5份,放在5個培養皿中進行培養,記錄觀察實驗現象如下表,請你分析回答問題.
分組 | 1號培養皿 | 2號培養皿 | 3號培養皿 | 4號培養皿 | 5號培養皿 |
光照 | 有光 | 有光 | 無光 | 有光 | 無光 |
溫度 | 25℃ | 4℃ | 25℃ | 25℃ | 25℃ |
干濕狀況 | 潮濕 | 潮濕 | 干燥 | 水淹沒種子 | 潮濕 |
發芽數量 | 9粒 | 0粒 | 0粒 | 0粒 | 8粒 |
(1)1和4作對照變量和實驗結論分別是 .
(2)1號和5號對照能否證明光是玉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 .
(3)玉米種子萌發的過程中 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
(4)玉米種子的萌發初期,營養來自種子 (用如圖中的序號填寫.
(5)收獲時,果穗上往往有缺粒現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傳粉不足引起的,為了彌補這種情況,我們要給玉米進行 ,以提高產量.
(6)假如1號培養皿中的種子都沒有萌發,試分析可能的原因 (說出其中1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撫州市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石板銅畫上的成語典故:“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成語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禍患的人.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后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請回答:
(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隱含的食物鏈是 .
(2)螳螂、蟬和黃雀,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制造出的 為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
(3)若螳螂、蟬和黃雀所處的生態系統受到有毒物質污染,則在圖中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是 .
(4)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為呼吸作用實驗圖(玻璃罩內是綠色植物和一小杯澄清石灰水).
(1)實驗開始要用黑布遮住玻璃罩的目的是不讓植物進行 產生 .
(2)第二天揭開黑布,小燒杯內的石灰水變得 ,說明玻璃罩內 的濃度增加.
(3)將燃著的火柴放進玻璃罩,火柴立刻 ,說明玻璃罩內的 的濃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關于綠色植物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裝置可以探究“呼吸作用可以產生二氧化碳”
B.實驗進行一段時間以后,用手擠壓塑料袋,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
C.實驗過程中如果沒有黑色塑料袋可以用無色塑料袋代替
D.選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避免植物因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是模擬膈肌的運動與呼吸的關系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演示吸氣,膈肌收縮 B.乙圖演示吸氣,膈肌舒張
C.甲圖演示呼氣,膈肌舒張 D.乙圖演示呼氣,膈肌收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為小明在觀察自己制作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過程中,顯微鏡下看到的幾個視野,請據圖回答問題
要使圖象從視野①變為視野②的狀態,應將裝片向 移動;要使圖象從視野②變為視野③的狀態,應轉動 ,換成高倍物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苔蘚植物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這是因為( )
A.苔蘚植物是低等植物
B.一旦干燥,植物便會死亡
C.假根很容易吸收有害物質
D.葉只有一層細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可以從背腹兩面侵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