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下列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
A.鳙魚、帶魚、海豚、鯨均屬于魚類 B.蟾蜍、娃娃魚、蠑螈均屬于兩棲類
C.燕子、孔雀、蝙蝠均屬于鳥類 D.烏龜、避役、蝸牛均屬于爬行類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四川宜賓宜賓縣觀音片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通過下列哪項,不斷進化。( )
A.遺傳 B.變異 C.自然選擇 D.前面三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四川宜賓宜賓縣觀音片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民間常用鹽漬法來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學道理是( )
A.食鹽可以使細菌毒素失效 B.食鹽中缺乏細菌需要的營養
C.食鹽中有殺菌物質 D.食鹽使細菌細胞脫水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遼寧沈陽中考生物學模擬試卷沈北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閱讀下面《蛇與莊稼》的故事,然后完成下列問題:
廣東沿海曾經發生了一次海嘯,許多田地被海水淹沒了。洪水過后,那兒的莊稼總得不到好收成,接連幾年都是這樣,即使風調雨順,也不見起色。后來,老農們想出了一個方法,他們托人去外地買了一批蛇回來,把蛇放到田里,說也奇怪,那一年莊稼就獲得了大豐收。大家不明白這是什么道理,老農把秘密說破了,原來那場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給淹死了,田鼠卻游到樹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來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莊稼,沒有蛇來捕捉它們,它們又繁殖得特別快,莊稼都讓田鼠給糟蹋了。現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讓蛇給吃掉了,因而莊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田地是一個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構成食物鏈,請寫出故事中的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這條食物鏈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該生物鏈中的蛇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外界干擾超過這個限度,將會破壞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遼寧沈陽中考生物學模擬試卷沈北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某種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后,下列食物網中,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植物 B.鼠 C.野兔 D.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九年級學業水平檢測(二診)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無耳垂是人的一對相對性狀,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部分家庭的耳垂遺傳情況進行調查。其結果統計如下表。請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回答:
(1)表中第1組家庭的父母都有耳垂,子女中卻出現了無耳垂性狀。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叫做 。
(2)父母控制耳垂性狀的基因是以 為“橋梁”傳遞給后代的。
(3)根據表中第1組的調查結果,可以推斷控制有耳垂性狀的基因是 基因。
(4)若用D表示顯性基因,d表示隱性基因,則第3組父母的基因成分別是 ;如果第3組家庭中的一對夫婦,第一個孩子無耳垂,該夫婦再生一個孩子有耳垂的幾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湖北省棗陽市中考適應性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草莓被譽為“果中皇后”,我市許多采摘園在大棚中種植草莓。下圖中A、B、C表示草莓的生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草莓的果實是由花中_________發育而來。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
(2)生理過程A是___________,葉片中_______(填結構)是A、C過程氣體交換的“窗口”。
(3)根吸收水分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綠色植物通過根吸收水分和__________,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4)大棚種植草莓時,果農常在棚內放養蜜蜂,放養蜜蜂的最直接目的是__________。
(5)草莓在分類上隸屬草莓屬、薔薇____、薔薇目、雙子葉植物綱、被子植物門、植物界。它通常采用匍匐莖進行繁殖,即把匍匐莖生長出來的子株與母株切斷,子株可長成新的植株,這一生殖方式屬于_________。
(6)在探究環境溫度對植物生理活動的影響時,選擇同一種草莓,大棚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調節大棚內溫度條件,測得草莓的含糖量如下:
大棚編號 | 甲 | 乙 | 丙 |
白天平均溫度(℃) | 25 | 25 | 25 |
夜間平均溫度(℃) | 23 | 20 | 17 |
含糖量 | 5.6% | 6.1% | 6.5% |
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在一定范圍內,環境溫度越高,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