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自2013年3月,在上海確診首例甲型H7N9流感病人,截至2013年4月12日,全國共報告43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11人.如圖是該傳染病的致病微生物,人感染該病后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度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意識障礙等.
醫生建議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預防:A.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B.盡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C.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每天1~2次開窗換氣半小時,定期對所處環境消毒,杜絕空氣或環境中的傳染;D.吃禽肉要煮熟、煮透.
(1)甲型H7N9流感的病原體是禽流感病毒,它的結構包括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與其它生物結構相比,它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細胞結構.
(2)資料中列舉的A措施,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C措施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3)4月10日,上海4歲患兒痊愈出院,在給他治療過程中注射某些抗生素,注射抗生素要進行“過敏”試驗,以防出現“過敏反應”.引起“過敏反應”的抗生素在免疫學上稱為抗原.這個4歲患兒痊愈出院后,他還是甲型H7N9流感的易感人群嗎?為什么?不屬于,體內具有了抵抗甲型H7N9流感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