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螞蟻是怎么樣進行通訊的,某實驗小組做了如下探究實驗,如圖:
【提出問題】:有同學提出,螞蟻不會發聲,它們是靠什么傳遞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組的同學針對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個探究實驗.
【問題建設】如果你是該組成員,根據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設是 .
【方法步驟】
1.準備實驗用的螞蟻:捕獲來自一個螞蟻洞的螞蟻,同時將這些受驚的螞蟻飼養一段時間.
2.將三塊小石頭放在盛有少許清水的容器內形成三個小島,小島間用兩根等長的小木條連接起來,這樣螞蟻只能通過由小木條搭成的“橋”從一個小島到達其它的小島.
3.先將饑餓的螞蟻放在B島上,食物放在C島上,A島什么都不放,發現螞蟻經過幾次尋找后,在C島上找到食物.
4.小組成員將連接BC島的“橋”和AB島的對換,結果發現螞蟻并沒有爬向有食物的C島,而直接爬向A島.
5.在螞蟻爬過的“橋”上,噴一些有氣味的物質(如香水),觀察發現螞蟻朝著有氣味的方向行動.
【實驗結果】
1.螞蟻群體內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是具有 行為的動物.
2.“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A.生物適應環境;B.生物影響環境;C.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
3.實驗結論:螞蟻依靠 進行通訊.
4.實驗中選用螞蟻只數要多,而不是1只,目的是 .
【實驗拓展】請就該實驗再提出一個具有探究意義的其他問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遷安縣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其實,吃飯時不能大聲談笑是有科學道理的,原因是( )
A.流經消化器官的血流量減少 B.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較少
C.食物容易由咽誤入氣管 D.有利于保護聲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七年級下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種做法比較符合食品安全( )
A.常吃街邊的烤羊肉串
B.把發了芽的馬鈴薯去芽后煮熟吃
C.發了芽的花生曬干吃
D.把青菜用水沖洗后再稍加浸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七年級下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 )
A.小腸 B.大腸 C.胃 D.口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七年級下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是人體內的重要物質,在成人體內約占體重的( )
A.20%~30% B.30%~40% C.50%~60% D.60%~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廣東潮州市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學生在實驗時,先用一塊潔凈紗布擦拭鏡頭,再在一干凈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塊組織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顯微鏡載物臺正中央,用壓片夾夾住.然后在雙眼側視下,將物鏡降至距玻片標本約1~2cm處停止.用左眼朝目鏡里觀察,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緩緩上升鏡筒.你能指出該學生操作中不正確的地方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福建廈門市等六校聯考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為某品種狗的遺傳圖解,請分析回答:
(1)狗的毛色“花斑”和“純白”是一對 性狀;根據遺傳圖解可以推測: 毛色為隱性性狀.
(2)若控制狗的毛色基因用A、a表示,則圖中子代花斑狗的基因組成為 .
(3)子代中出現的純白狗的變異能遺傳給后代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福建泉州市南安市柳城片區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圖一是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示意圖,圖二表示光合作用的示意圖.請回答:
根據圖一回答:
(1)步驟①將植物放在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將葉片內原有的 運走耗盡.
(2)步驟②將葉片上下兩面用黑紙片遮蓋的目的是設置一組 實驗,這組實驗的變量是 .
(3)步驟④中,葉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熱,使 溶解于酒精,葉片變成黃白色.
(4)步驟⑥中,滴加的試劑是 ,步驟⑦可見到葉片中遮光部分顏色將 (變藍或不變藍),而不遮光部分顏色將 (變藍或不變藍).
(5)這個實驗探究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光合作用能制造 .同時還能證明光合作用需要 .
(6)根據圖二回答:圖中a、b、c、d表示光合作用的有關原料和產物,其中a表示 .表示有機物的是 ,它通過 (導管或篩管)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