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金魚和菊都原產于我國。現在世界各國品種繁多的金魚都是來自于中國。目前世界上的菊已有2萬至2.5萬個品種。如此繁多的金魚和菊的品種是由什么決定的 ( )
A. 生物多樣性 B. 物種多樣性 C. 遺傳多樣性 D. 生態系統多樣性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分析圖:
材料一:小蝗蟲到池塘邊玩耍,遇見鯽魚正在無聊地吐泡泡。鯽魚開腔道:“旱鴨子,你敢把頭沒在水中一個鐘頭嗎?”小蝗蟲滿不在乎地說:“敢!但你敢到岸上待一個鐘頭嗎?”鯽魚想了想說:“敢!”心里卻想;“等輪到我時,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來作證,于是小蝗蟲將頭深深浸入水中,一個小時后,小蝗蟲安然無恙地抬起頭,鯽魚頓時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鯽魚先生請便吧。”鯽魚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會兒便死去了。
材料二: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是須臾不止的。自然界如果沒有植物,地球將失去綠色,動物都會餓死。如果沒有動物,生態平衡也難以維持。如果沒有細菌和真菌,動植物就會喪失生存空間。
(1)鯽魚失敗的原因:它不知道蝗蟲呼吸時,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著生在_____________;蝗蟲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
(2)鯽魚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3)如果參與玩耍的鯽魚換成青蛙的幼體蝌蚪,則蝌蚪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死亡。
(4)蝗蟲體表具有保護身體的“盔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在植物體內,同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通過生理過程被分解利用。
(6)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一個相對_____________的狀態下。但近年來,野味搬上了人們的餐桌,開始大量捕殺野兔,長此以往會導致牧草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人們不能隨意滅殺某種動物,因為動物在維持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著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用清水煮雞蛋時,發現隨水溫的升高,在蛋殼表面有許多小氣泡冒出,根據這一現象,可以推測( )
A. 蛋殼上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氣孔 B. 蛋的氣室中貯存著大量的氧氣
C. 蛋已受精,卵黃的胚盤顏色較深 D. 蛋殼喪失保護作用,蛋已壞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蘋什么”這些帶著灰色幽默的網絡詞匯,生動地展現了生活食品價格的上漲在民眾和媒體中引起的情緒.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 每一粒豆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的
B. 蘋果樹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一棵蘋果樹
C. 大豆、大蒜、生姜、蘋果細胞中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D. 吃生姜時感覺有辣味,這種感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煙波浩渺的海洋,奔騰不息的江河,碧波蕩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本來都是水生動物的樂園.由于人類的活動,地球的水域污染日趨嚴重,鯊魚決定召集廣大魚類成員來開會,一起商議將來生存大計.章魚、鯽魚、娃娃魚、鯨魚紛紛游來,連海馬也匆匆趕來…
(1)在本文中出現的動物中,___ 是有資格進入會場的真正魚類;
(2)你斷定它們是魚類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點以上)
(3)屬于哺乳動物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學生小剛對“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這個探究實驗很感興趣,并提出疑問:寢室的空氣中有細菌和真菌嗎?干凈整潔的寢室與潮濕臟亂的寢室相比較,哪種寢室的環境中細菌和真菌的數量多一些?為探究這個問題,小剛設計如下的實驗方案:
A | B | C | |
第一步 | 在三個培養皿中分別配制好相同的培養基,分別標上A.B.C | ||
第二步 | 將所有培養基進行__________處理 | ||
第三步 | A組培養皿打開后在干凈整潔的寢室內放置5~10分鐘 | B組培養皿打開后在潮濕臟亂的寢室內放置5~10分鐘 | C組培養皿不作任何處理 |
第四步 | 將所有培皿放于30℃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 | ||
第五步 | 觀察實驗結果(菌落情況、菌落數目),并進行記錄 |
(1)A.B.C三組實驗中,進行實驗變量處理的是_______組。
(2)第二步將所有培養基進行__________處理。
(3)接種微生物是在以上實驗步驟中的第_____步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