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中貯存于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系,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系彼此聯系起來的結構,稱為食物鏈.生態系統中的營養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由于一種生物常以多種生物為食,而同一種生物又常常被多種消費者取食,所以食物鏈相互交錯,這樣多條食物鏈相連就形成了食物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和逐級遞減的特點.
解答 解:(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和逐級遞減的特點,因此食物鏈越短,散失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獲得的能量就越多,在該食物網中一共有三條食物鏈為:水藻→甲殼類→海鳥,水綿→水蚤→小魚→大魚→海鳥,水綿→水蚤→淡水蝦→大魚→海鳥,其中水藻→甲殼類→海鳥這條食物鏈是最短的,所以海鳥獲得的能量最多.能量的傳遞效率為10%~20%,海鳥每增加1千克,需消耗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至少為多少千克.應該用20%帶入計算,故為1kg÷20%÷20%=25kg.
(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和逐級遞減的特點,所以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含能量最多的生物類群是水綿和水藻;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水綿和水藻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3)在食物鏈中生產者為第一營養級,其次是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四營養級,因此在水藻→甲殼類→海鳥,水綿→水蚤→小魚→大魚→海鳥,水綿→水蚤→淡水蝦→大魚→海鳥三條食物鏈中,屬于第三營養級的動物為海鳥、小魚、淡水蝦.水蚤是淡水蝦與小魚的共同食物,因此二者為競爭關系;小魚是大魚的食物,因此大魚和小魚為捕食關系.
(4)若此生態系統中水綿大量減少,水蚤以水綿為食,故數量減少;同理,水蚤、小魚、淡水蝦、大魚、海鳥的數量減少,因為海鳥的數量減少,甲殼類的天敵減少,所以數量增多.隨著甲殼類的數量的增多,則水藻的數量減少.故選D.
(5)若所有海鳥遷徒到別處,海鳥的食物為大魚和甲殼類,所以大魚和甲殼類的數量增加,甲殼類的數量增加,則水藻的數量減少.
故答案為:(1)水藻→甲殼類→海鳥;25
(2)水綿、水藻;水綿和水藻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3)海鳥、小魚、淡水蝦;競爭;捕食
(4)D
(5)增加;減少
點評 正確掌握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相關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甘藍具有遺傳性,而不具有變異性 | |
B. | 甘藍的形態這一性狀不受遺傳物質控制 | |
C. | 環境改變使生物遺傳物質發生了變化 | |
D. | 僅由環境條件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