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方案:將同一樹的部分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接種細菌,乙組(填“接種”、“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請根據上述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假設是 .
(2)實驗方案中的橫線位置應填 .
(3)方案中的實驗變量是 ,該實驗中設置乙組是為了起 作用.
(4)如果將實驗方案中“同一樹的部分落葉”改為“兩種樹的等量落葉”,你認為科學嗎? ,原因是不符合 原則.
(5)該實驗中如果不進行滅菌處理, (填“能”“不能”)得出實驗結論.
(6)落葉中含有細菌生活所必須的充足的水分、無機鹽及豐富的 ,為細菌的生活和大量繁殖創(chuàng)造良好的營養(yǎng)條件.
【答案】(1)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
(2)不接種
(3)細菌; 對照
(4)不科學;單一變量
(5)不能
(6)有機物
【解析】
試題分析:科學探究就是人們在研究各類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問題時所采取的方法,它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提出問題,明確我們要研究的課題;二、猜想假設,根據已有的理論或經驗對問題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設想;三、接受檢驗,想辦法用實驗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和猜想;四、不斷完善,根據實驗表現(xiàn)出來的結果修改我們的設想,使之能最后能解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甚至提出新的正確的理論.
解:(1)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可知該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具有分解作用嗎?根據生活經驗作出的假設是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
(2)(3)對照實驗是唯一變量實驗,變量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根據做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實驗可知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細菌,其它條件相同且適宜.所以實驗方案中的橫線位置應填不接種.
(4)使用同一種樹葉可以保證探究環(huán)境的盡量相同,控制變量,使結果準確.所以改為“兩種樹的等量落葉”不科學,原因是不符合變量單一原則.
(5)實驗中進行滅菌處理的目的是防止雜菌的干擾,如果不進行滅菌處理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6)細菌生活需要充足的水分、無機鹽及豐富的有機物.
故答案為:(1)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
(2)不接種
(3)細菌; 對照
(4)不科學;單一變量
(5)不能
(6)有機物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兒童少年造血機能比成年人強的原因是( )
A.脾中有大量的造血組織 B.骨松質中有大量的紅骨髓
C.骨膜中有大量造血細胞 D.骨髓腔中有大量紅骨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失去雛鳥的紅雀喂養(yǎng)金魚”和“小鼠學走迷宮獲取食物”,從行為獲得的方式看分別屬于( )
A.先天性行為、先天性行為 B.學習行為、學習行為
C.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 D.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禁止近親結婚的根本原因是( )
A.近親結婚,子代患遺傳病的幾率大大增加
B.近親結婚不能生育后代
C.近親結婚其后代必患遺傳病
D.近親結婚的夫婦不會長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把一片新鮮的葉片浸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會看到葉片的表面產生了許多的氣泡,而且實驗顯示葉片背面產生的氣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說明( )
A.葉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強
B.葉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強
C.葉片背面表皮上的氣孔數目比正面多
D.葉片背面表皮上的氣孔數目比正面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動物行為不屬于動物“通訊”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動作
B.長尾猴發(fā)現(xiàn)豹時會發(fā)出一種叫聲
C.小動物聞到老虎氣味紛紛逃避
D.烏鴉見到老鷹時大聲鳴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