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手足口病是上世紀80年代就發現的一種常見的發疹性傳染病,患者以嬰幼兒多見.該病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傳播快,多在夏秋季節流行,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呼吸道飛沫、接觸也可傳播.
(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腸道病毒,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它屬于______;從免疫的角度來說,它屬于________。
(2)腸道病毒EV71型傳染病患者在患病前后,在傳染病的流行環節上應分別屬于______和_________;
(3)對手足口病人采用集中收治、隔離治療的方法符合預防傳染病流行中的________環節.病人康復后可獲得對該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________,這種免疫屬于______免疫.
(4)專家認為,手足口病是一種可防可控可治的常見傳染病,為預防手足口病的傳播,請你為此病高發區的居民提出兩條預防該傳染病的可行性措施_______。
【答案】病原體 抗原 易感人群 傳染源 控制傳染源 體內產生了抗體 特異性 注意飲食衛生、預防接種或注射疫苗(合理即可)
【解析】
(1)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傳染病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播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2)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3)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4)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腸道病毒,因此腸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所以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它屬于病原體;腸道病毒進入人體后能引起免疫反應,因此從免疫的角度來說,它屬于抗原。
(2)腸道病毒EV71型傳染病患者在患病前屬于易感人群,患病后屬于傳染源。
(3)對手足口病人采用集中收治、隔離治療的方法符合預防傳染病流行中的控制傳染源。病人康復后可獲得對該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體內產生了抗體,這種免疫是后天獲得的,只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
(4)手足口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呼吸道飛沫、接觸也可傳播,因此預防該傳染病的可行性措施有:講究飲食衛生、外出戴口罩,此外還可以預防接種或注射疫苗。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鳥類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能進行“雙重呼吸”,體溫恒定。鳥類的“雙重呼吸”是指
A. 呼氣和吸氣時,肺和氣囊都進行氣體交換
B. 吸氣時,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
C. 呼氣時,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
D. 呼氣和吸氣時,在肺內都進行氣體交換(即進行兩次氣體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天氣寒冷,同學們將門窗緊閉,在這樣的教室里,時間長了會出現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對此現象的原因解釋中你認為錯誤的是( )
A. 腦部缺氧B. 腦細胞供給能量不足
C. 腦細胞興奮性下降D. 腦細胞血糖的供應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我們應該( )
A. 多吃好的零食B. 多吃含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
C. 多吃含脂肪高的食物D. 為了體重不猛增,盡量少吃或不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量可靠的證據證明,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來的。下列關于生物進化證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細胞色素C可以斷定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但不能推斷生物迸化的順序
B.同源器官的存在,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
C.越晚形成的地層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
D.中華龍鳥等過渡類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間的進化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