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研究血液的組成,通常是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劑,靜置一段時間后,血液出現分層現象,這時,可觀察到血液的組成:血漿和血細胞.圖示中,甲圖為血液的分層實驗,其中A是血漿,B是白細胞和血小板,C是紅細胞;乙圖表示的是三種血細胞的形態結構,其中,2是血小板,3是白細胞,4是紅細胞.
解答 解:加入抗凝劑后出現分層現象的血液如圖所示::
(1)將一定量的人血或動物血放入裝有抗凝劑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后,血液會出現分層現象;因此甲圖中試管里的血液出現了分層現象,是加入抗凝劑的原因.
(2)血液出現分層現象后,上面的部分是血漿,呈淡黃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細胞,其中呈暗紅色,不透明的是紅細胞,紅細胞與血漿之間,有佷薄的一層白色物質,這是白細胞和血小板.因此乙圖中的血細胞位于甲圖中的B、C位置.
(3)A呈淡黃色,半透明,是血漿,血漿中含有大量的水,還含有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4)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友病患者的血小板異常,因此受傷后會血流不止.
(5)白細胞具有細胞核,因此乙圖中的3是白細胞;當身體某處受傷,病菌侵入時,有些白細胞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受傷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時,傷口周圍出現紅腫現象,叫發炎.人體發生炎癥時,血液內白細胞的總數會明顯增多.
(6)為了防止在輸血時發生血液凝聚現象,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只有在沒有同型血的前提下,才可以考慮輸少量的其它血型的血液.
故答案為:(1)抗凝劑 (2)B和C (3)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4)2 (5)炎癥 (6)同型血
點評 聯系相關圖示,對解答該題非常有幫助.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種植物→蟬→鵲→螳螂 | B. | 某種植物←蟬←螳螂←鵲 | ||
C. | 某種植物→蟬→螳螂→鵲 | D. | 蟬→某種植物→螳螂→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宮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 |
B. | 臍帶是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 | |
C. | 懷孕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宮的過程 | |
D. | 青春期身體的變化與性激素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