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觀圖可知: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③是肝臟、④是胃、⑤是胰腺、⑥是小腸,據此解答.
解答 解:(1))燃料的形成與生產者有密切聯想,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因此“柴”指燃料,植物莖稈、煤碳、天然氣等燃料燃燒后會釋放大量的熱能,這些能量(熱能)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2)“米”指糧食,饅頭大米等谷類是我們吃的主要糧食,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從①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葡萄糖,易溶于水,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可經血液循環送到身體各處,被吸收的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后,經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身體各處.因此被吸收的葡萄糖需兩次經過心臟才能到達組織細胞,在氧氣的作用下分解,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某同學由于偏食而患有腳氣病,同時還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患這種病主要是由于攝入的食物中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
(4)“油”指食用油(脂肪),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腸液、胰液和圖中的[③]肝臟分泌的膽汁,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屬于物理性消化;
(5)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鐵會患貧血癥;
(6)人體各段消化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⑥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這是與小腸的結構特點相適應的: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小腸內壁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中.
故答案為:(1)光合
(2)①口腔;葡萄糖;兩
(3)維生素B1
(4)③肝臟;物理性
(5)貧血
(6)⑥小腸
點評 此題綜合性較強,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 | B. | 保護易感者,切斷傳播途徑 | ||
C. |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 D. | 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作培養基 | B. | 高溫滅菌 | C. | 接種 | D. | 恒溫培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理活動a、b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 | |
B. | 當植物體內的b過程大于a過程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得到積累 | |
C. | 生理活動a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 |
D. | 生理活動b所釋放的能量是B物質中儲存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 | 2 | 3 | 4 | |
A | 細胞 | 細胞質 | 細胞核 | 遺傳物質 |
B | 系統 | 器官 | 組織 | 蚯蚓 |
C | 生物 | 無脊椎動物 | 蠕蟲動物 | 蜈蚣 |
D | 微生物 | 細菌 | 未成形的細胞核 | 遺傳物質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