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是某一科學探究的部分內容,請據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小題。
第一步:某科學工作者認為“綠色植物能夠改變空氣的成分”。
第二步:于是,他取甲、乙、丙三只玻璃瓶,甲、乙兩瓶內放有新鮮帶葉的枝條,丙為空瓶,并給三瓶分別加入二氧化碳,用玻璃蓋封好瓶口。把甲瓶放在黑暗處,乙、丙兩瓶放在陽光下。兩個小時后,分別將玻璃蓋揭開,迅速地將燃著的小蠟燭放進瓶
【1】第一步反映了科學探究的哪個過程( )
A.提出問題B.作出假設C.制定計劃
【2】第二步中設置的甲、乙瓶對照實驗中的變量是( )
A.陽光B.水分C.溫度
【答案】
【1】B
【2】A
【解析】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1】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某科學工作者認為“綠色植物能夠改變空氣的成分”這句話屬于科學探究的作出假設。
故選:B。
【2】甲、乙兩瓶內放有新鮮帶葉的枝條,丙為空瓶,并給三瓶分別加入二氧化碳,用玻璃蓋封好瓶口。第二步中把甲瓶放在黑暗處,乙瓶放在陽光下,設置的甲、乙瓶對照不同的量是光照,其它條件均相同,因此甲、乙實驗中的變量是光照。
故選:A。
設立對照實驗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全面掌握與教材實驗有關的知識,才能避免知識的遺漏,正確解答與教材相關的各種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理解錯誤的是( )
A.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依賴B.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C.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D.所有的生物都永遠適應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分析下面的資料,并回答問題:
資料一:老鼠和貓本是一對天敵,然而某戶人家養的一只大白貓卻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處,并且這只剛產崽的母貓還給小老鼠喂奶吃。
資料二:海洋館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頂球、轉呼啦圈等節目往往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
資料三:白蟻中有蟻后、蟻王、工蟻和兵蟻之分。蟻后專職產卵;蟻王有生殖能力,主要負責與蟻后的交配;工蟻承擔了覓食、筑巢、照料蟻后產下的卵和飼喂白蟻等大部分工作;兵蟻專司蟻巢的保衛工作。
(1)從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資料一中,母貓喂養小老鼠的行為屬于_____,該行為是由母貓體內的____所決定的。資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屬于____行為,該行為可以使動物更好地適應_____的變化。
(2)按動物行為的功能看,資料三中白蟻是具有____行為的動物。判斷的依據是____,它們是營群體生活的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種子中的胚是由 、 、 、 組成的。
A.種皮、胚芽、胚根、胚軸
B.胚芽、胚軸、胚根、子葉
C.胚芽、胚軸、胚根、胚乳
D.果皮和種皮、胚軸、胚根、子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動物能夠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動物可以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
B.進入動物體內的食物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
C.動物的遺體或糞便經過分解者分解,產生的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
D.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消化和吸收組成自身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的資料,然后回答問題。
資料一:黃巖島是我國南海一座美麗的珊瑚島礁。島礁周圍生活著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槍魚。它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的種類包括藍鰭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等。
資料二: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了某地區哺乳類和鳥類受到威脅或瀕危的原因,有關數據見下表。
原因 | 偷獵 | 棲息地喪失 | 外來物種的影響 | 其他原因 |
鳥類 | 20% | 60% | 12% | 8% |
哺乳類 | 21% | 32% | 17% | 20% |
資料三:《中國自然觀察2016》評估了近15年間1085個瀕危物種的保護狀況。1085個瀕危物種中738個狀況變差;245個維持原狀;102個有好轉,大熊貓是狀況好轉的物種之一。生活在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中的小熊貓、川金絲猴、羚羊等同時得到了保護,這種現象稱為“傘護效應”。狀況變差的瀕危物種受到最主要的威脅,來自于生存環境的改變和棲息地的喪失。
請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資料一回答:黃巖島海域生活著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物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____________。金槍魚的呼吸器官是_____。
(2)根據資料二回答:造成某地區哺乳類和鳥類受到威脅或瀕危的第一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保護哺乳類和鳥類最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資料三中提及的大熊貓所屬類群特有的生殖發育方式是______。
(4)生物的多樣性包括____________多樣性、種類多樣性和______________多樣性,保護瀕危物種應從這三個層面采取措施。
(5)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保護瀕危動物做些什么?(寫一點措施即可)①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人類起源與發展的過程中,發生的主要變化所經歷的順序正確的是 ( )
①使用火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產生語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動物運動和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人體共有206塊骨骼肌,每塊骨骼肌的肌腱附著在同一塊骨的兩端
B. 動物的運動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下,由運動系統參與完成的
C. 蜜蜂筑巢、蛛蛛結網都是先天性行為,都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D. 烏賊遇到危險時噴出墨汁的行為,從獲得途徑上看屬于防御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