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化學課上,同學們探究能否用木炭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探究裝置(左)和探究結果(右)如下圖所示(注.木炭足量)。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2)通過該探究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水球,自然界中的水有如圖1所示的循環過程。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只占總水量的2.53%,且分布不均勻。上圖2為我國部分地區淡水儲量及年人均擁有量的相關數據。
沿海地區解決淡水危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海水淡化。圖3是海水淡化過程簡單示意圖。
最近,科學家創造了強大的“吸汽材料”(MOFs材料)并開發出在沙漠也能“吐水”的“集水神器”(圖3)。MOFs材料具有親水孔道,對空氣中的水蒸氣具有超強的吸附作用。MOFs材料可選擇的金屬原料很多,像MOF-801使用的氧氯化鋯(ZrOCl2)原料,價格比較昂貴。而合成MOF-303的原料是便宜易得的氯化鋁(AlCl3),可大大降低成本。
水在居民生活、農業灌溉和工業生產中充當重要角色。工業上,水常用作冷卻劑、溶劑或原料。如工業上通過電解食鹽水獲得氫氣、氯氣和氫氧化鈉(俗稱燒堿)。
回答下列問題:
(1)海水蒸發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分子質量 B.分子種類 C.分子間隔
(2)MOF-801使用的原料中含有__________種元素。
(3)海水淡化過程中剩余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工業電解食鹽水獲得燒堿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人工降雨也是緩解淡水危機的方法之一
B.電解食鹽水過程中水的作用是溶劑
C.北京是所列地區中缺水最嚴重的地區
D.與MOF-801相比,MOF-303應用前景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工業上以空氣為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業流程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甲所得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__________。
(2)步驟乙中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
(3)步驟丙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
上述圖示中,涉及到的幾種原子的圖例分別是___________(用圖、文結合表示)。
(4)反應丁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5)硝酸銨是常用的氮肥, 500kg的硝酸銨含有氮元素的質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依據下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用A制取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制取1.6g氧氣消耗高錳酸鉀的質量是__________。
(2)B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3)C實驗用于探究水的組成,推測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1,依據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利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卮鹣铝袉栴}:
(1)打開分液漏斗活塞,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2)通過該實驗得出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①與氧氣接觸, ②__________。其中得出條件①的推理依據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踐活動中,化學小組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說明:暖寶寶的原料中有鐵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鈉)
實驗步驟 | 主要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與解釋 |
I | 按上圖所示裝置連接儀器。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 | ________________。 | 裝置氣密性良好。 |
II | 用集氣瓶收集一瓶氧氣,并向其中加入暖寶寶的原料。塞進橡膠塞,在分液漏斗和燒杯中分別加入水和稀鹽酸,放置一段時間 | 集氣瓶內無明顯現象 | |
III | 打開止水夾和分液漏斗活塞,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關閉止水夾。 | 觀察到部分液體變為棕紅色。 | 暖寶寶原料中的部分鐵被氧化 |
IV | 打開止水夾 | 稀鹽酸流入集氣瓶中,并有氣泡產生 | 稀鹽酸倒吸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 產生氣泡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糖醋蘿卜是餐桌的常見的一款爽口小菜兒。小明用白醋和蔗糖混合制成調味料,將調料倒在切好的鮮心里美蘿卜條上,發現紫紅色的蘿卜條變成了粉紅色。
提出問題:是什么物質使蘿卜變色?
查閱資料:釀造白醋由水、大米(麥)、食用酒精、食用鹽等混合發酵而成。其主要成分有水、醋酸(CH3COOH)和食鹽(NaCl)。其中 CH3COOH的質量分數約為3%。
猜想與假設:使蘿卜變色的物質可能是①食鹽;②醋酸;③__________。
設計并進行實驗:
編號 | 主要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1 | 將切好的心里美蘿卜條放入3%的蔗糖水中 | 無明顯現象 |
2 | 將切好的心里美蘿卜條放入3%的食鹽水中 | 無明顯現象 |
3 | 將切好的心里美蘿卜條放入白醋中 | 紫紅色蘿卜條立即變為粉紅色 |
反思與評價:
(1)上述實驗設計中選用蔗糖水進行實驗,而不直接用蔗糖的優點是__________。
(2)小明沒有把水作為研究變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
得出結論:是白醋中的醋酸使蘿卜變色,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__________。
拓展探究:小明榨取心里美蘿卜汁,各取2ml放入試管中,分別滴加1ml下表中的5種物質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
序號 | 1 | 2 | 3 | 4 | 5 |
用品 | 純堿(Na2CO3)溶液中 | 檸檬汁 | 潔廁劑 | 管道通(NaOH)溶液 | 水 |
現象 | 變為藍紫色 | 變為紅色 | 變為紅色 | 變為藍紫色 | 仍為紫色 |
評價與交流:該探究中實驗5的作用是__________。
解釋與結論: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潔廁劑中含有的鹽酸、檸檬汁中含有的檸檬酸(C6H8O7)、醋酸都屬于酸,在水溶液中酸都能發生電離出H+,如HCl=H+ + Cl-、CH3COOH=CH3COO- +H+;
拓展應用: 通過上述探究,小明認為可以用白醋與純堿(Na2CO3)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寧德市2019屆第一學期期末九年級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 CO2 +H2O=H2CO3 B. CaCO3CaO+CO2↑
C. Zn+H2SO4=ZnSO4+H2↑ D. 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