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從微觀角度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炭燃燒:原子重新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
B. 液氧轉化為氧氣:分子總數增加
C. 食物腐敗:分子種類發生變化
D. 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水和二氧化碳
B.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C.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無色氣體
D.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化學方程式C+2CuO2Cu+CO2↑,無法獲取的信息是
A. 反應所需條件 B. 反應的速度
C. 生成物的質量之比 D. 碳的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珍惜生命,遠離毒品,每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冰毒的化學式為C10H15N,下列關于冰毒的說法錯誤的是
A. 該物質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0∶15∶1
B. 該物質是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
C. 該物質的1個分子是由10個碳原子、15個氫原子和1個氮原子構成
D. 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0+1×15+14×1=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第47個世界地球日活動的主題為“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 少開私家車,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對廢舊金屬進行回收利用
C. 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 開發和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俄羅斯科學家利用第72號元素鉿和第74號元素鎢精確測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萬年形成鉿、鎢兩元素原子的本質不同是
A. 核內質子數 B. 核內中子數 C. 相對原子質量 D. 地殼中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水的三態之間的轉化屬于物理變化
B. 尋找合適的催化劑,利用光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制氫方法
C. 長期飲用蒸餾水有益健康
D. 河水經過吸附、沉淀和過濾處理后的水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年5月,中國科學家采用“組合轉化”技術,可將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生成物分子的個數比是1∶2∶4
B. 乙烯不屬于氧化物
C.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
D. 乙烯的化學式為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X、Y兩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為原子,Y為離子
B. X、Y均屬于非金屬元素
C. X在反應中可失去6個電子
D. X與Y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放入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克) | 16 | 2 | 6 | 30 |
反應后質量(克) | 0 | 2 | m | 2 |
A. 乙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所以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表中m的值為44
C. 容器中發生的反應為丁分解生成甲和丙
D. 該反應中甲和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