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
物 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4 | 18 | 10 | 1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2 | 21 | 10 |
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 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B. 參加反應的甲、丙的質量比為2:11
C. 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一定為11: 9 D. 甲反應后的質量為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如圖1是實驗室凈化天然水的思路:
(1)原理
①請選用下列“關鍵詞”填寫在上述思路方框內空白處。
沉降 蒸發 過濾 蒸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選用“獲得”或“失去”填寫在上述思路短線處。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凈化過程是將混合物分離為純凈物的過程。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組成成分,尋找各成分的差異,然后利用其差異選擇合適方法進行分離。過濾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___差異進行分離的方法。
(2)操作技能
①在過濾操作中,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在“一貼”中用圓形濾紙折疊制作過濾器時,圖示2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_______(填序號);在“二低”中待過濾的液體超過濾紙邊緣,其后果是____;
“三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圖3蒸餾裝置中,其中表面皿的作用是_______;石棉網的作用是_______.
(3)遷移應用
上海世博園區內分布著許多“直飲水機”,其水處理過程如圖4:
超濾膜可以讓水分子通過,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則被截留,這個分離過程屬于_______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步驟①對應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步驟③對應的作用是_______.
A. 吸附雜質 B.過濾 C.結晶 D.殺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對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合成氨工藝的主要流程如圖1:
(1)合成塔中的反應必須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進行,該反應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屬于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
(2)生產過程中從合成塔中輸出的氣體屬于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3)中生產過程中可重復使用的物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
(4)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
物質 | H2 | N2 | O2 | NH3 |
沸點/℃(1.01×105Pa) | -252 | -195.8 | -183 | -33.35 |
在1.01×105Pa時,欲將NH3與N2、H2分離,最好將溫度控制在_______之間.
(5)圖2是合成塔中發生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由圖可知兩種反應物N2與H2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__;
該反應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填寫化學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在老師的指導下,某學習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對氯酸鉀(KClO3)制氧氣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學習。
資料:
①KClO3的熔點約為356℃,MnO2的分解溫度約為535℃。用酒精燈物質加熱,受熱物質的溫度一般約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KClO3和MnO2混合物中,KClO3和MnO2的質量比;
③氯酸鉀分解時,傳感器得到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示意圖及不同配比時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示意圖如圖:
請回答問題:
(1)分析圖2KClO3分解溫度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點。
(2)分析圖2在KClO3分解前,傳感器得到氧氣濃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
(3)分析圖3KClO3分解溫度隨物質配比變化的規律是___,當物質配比為1:2是KClO3分解溫度約為___℃。
(4)為證實MnO2的催化作用,小組同學利用如圖4裝置進行如表所示的實驗: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Ⅰ | 檢查氣密性 | |
Ⅱ | 分別在“Y”形管兩側支管中加入少量MnO2和KClO3,塞緊橡皮塞 | ________ |
Ⅲ | 分別先后加熱MnO2和KClO3,用帶火星木條放在導管口。加熱___(填“左”或“右”)側支管后,帶火星木條復燃 | ________ |
Ⅳ | 冷卻后,將“Y”形管左側支管中部分MnO2混入右側支管中,振蕩“Y”形管,加熱,用帶火星木條放在導管口 | ________ |
請回答:
①完善步驟Ⅲ中的填空:
②步驟Ⅳ中,將MnO2混入右側支管有余熱的KClO3中的操作方法是___.
③步驟Ⅳ的實驗現象能否說明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劑___(填“能”或“不能”),如不能,還需證明在此反應中MnO2的___和___不變。
(5)將29.4gKClO3和MnO2混合物以5:1配比加熱至完全反應,如圖5中的值應為___。
A. 4.9 B.9.6 C.14.9 D.1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吉林省吉林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發生的一些變化,其中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 水受熱沸騰、酒精燃燒 B. 汽油揮發、動物的呼吸
C. 剩飯變餿、鐵鍋生銹 D. 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吉林省吉林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以下事實對應的解釋錯誤的是
序號 | 事實 | 解釋 |
A | 在花園中可聞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斷運動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50毫升水與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毫升 | 分子之間有間隔 |
D | 冰受熱變為水,水受熱變為水蒸氣 | 分子可以再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吉林省吉林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由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是
A.CaCO3 B.Al2(SO4)3 C.Al(NO3)3 D.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吉林省吉林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03年6月1日開始,三峽蓄水工程正式啟動,中央電視臺以“見證三峽135”為題進行了全面報道。三峽工程的年發電量,相當于每年燃燒3000萬噸原煤產生的電能。三峽工程全面啟動將有助于控制:①溫室效應;②CO的排放;③SO2排放;④煙塵排放。上述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