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相關習題
 0  171246  171254  171260  171264  171270  171272  171276  171282  171284  171290  171296  171300  171302  171306  171312  171314  171320  171324  171326  171330  171332  171336  171338  171340  171341  171342  171344  171345  171346  171348  171350  171354  171356  171360  171362  171366  171372  171374  171380  171384  171386  171390  171396  171402  171404  171410  171414  171416  171422  171426  171432  171440  211419 

科目: 來源:河北保定十七中學2018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填“b”或“c”)端。

酒精燈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b 【解析】由圖可知,儀器a是酒精燈;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有三種:分解過氧化氫、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裝置A屬固固加熱型,且試管口有一團棉花,故是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加熱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央視報道,全國多地相繼出現了假干粉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而假干粉滅火器是用面粉作滅火劑。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了解學校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是否為“假干粉”,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兩同學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粉末逐漸溶解
 

該滅火劑不屬于報道中的“假干粉”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乙同學設計方案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探究二:小組同學利用該滅火器進行滅火實驗后,發現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殘留。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繼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受熱不分解;②碳酸氫鈉溶解吸收熱量,碳酸鈉溶解放出熱量。

【提出問題】殘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碳酸鈉;猜想②

【設計方案】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加熱殘留物,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猜想②正確

B.將殘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熱現象,則猜想①正確

C.將殘留物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猜想②正確

【反思評價】用化學知識解釋上述錯誤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

數型圖象是研究化學問題的一種常見描述方法,根據下列圖象進行回答:

(1)圖一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mg時,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圖二是20℃時,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

①由圖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你的依據為__________;

②甲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也能得到相同結論,乙同學認為不嚴密,因為__________;

(3)圖三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①t1℃時,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條件下,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達到飽和狀態;

②將t2℃時,150ga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可以析出______物質.

查看答案

化學與我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請用所學知識填空.

(1)各種洗滌劑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下列洗滌過程中所用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的是____________.

A.用沐浴露洗澡   B.用洗潔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肥皂液洗衣服

(2)隨著塑料制品進入千家萬戶,生活中廢棄的塑料垃圾越來越多,形成難于處理的環境污染物,造成所謂“__”.

(3)催化劑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如在汽車上安裝尾氣催化轉化器,將尾氣中有毒的CO和NO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能夠參與大氣循環的CO2和N2.請寫出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青少年一定要愛護自己的眼睛,在光線不足時看書、寫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圖是一種照明用臺燈.

(1)如圖中標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屬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填序號)

(2)燈管后面的反光片為鋁箔,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_________性.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3)若要驗證銅、鐵、鋁的活動性順序,某同學已經選擇了打磨過的銅片和鋁片,你認為他還需要的一種溶液是_________(填溶質的化學式).

(4)廢棄的電器需分類回收,請簡述廢舊金屬回收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所示,圖中?1表示的是__________?2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過氧化氫是由氫、氫兩種元素組成的     B.過氧化氫是由氫氣和氧氣混合而成的

C.過氧化氫是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 D.一個過氧化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實驗題
  • 難度:簡單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保定十七中學2018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研究發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1)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燃料反應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在高溫下進行):H2+ NiONi+H2O CO + NiONi+CO2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

(3)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 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Ni + O22NiO C、H、Ni 化學鏈燃燒將空氣中不參加反應的N2從空氣反應器中排出 【解析】本題在新的情境下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合價的規律等,讀懂流程圖的涵義是解題關鍵。 ①由圖可以看出,在空氣反應器中,進入的是金屬鎳,同時還有空氣,但是空氣中的氮氣被分流排除了,所以是氧氣參加了反應,生成物質時NiO,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Ni + O2 2...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填“b”或“c”)端。

查看答案

央視報道,全國多地相繼出現了假干粉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而假干粉滅火器是用面粉作滅火劑。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了解學校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是否為“假干粉”,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兩同學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粉末逐漸溶解
 

該滅火劑不屬于報道中的“假干粉”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乙同學設計方案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探究二:小組同學利用該滅火器進行滅火實驗后,發現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殘留。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繼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受熱不分解;②碳酸氫鈉溶解吸收熱量,碳酸鈉溶解放出熱量。

【提出問題】殘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碳酸鈉;猜想②

【設計方案】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加熱殘留物,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猜想②正確

B.將殘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熱現象,則猜想①正確

C.將殘留物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猜想②正確

【反思評價】用化學知識解釋上述錯誤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

數型圖象是研究化學問題的一種常見描述方法,根據下列圖象進行回答:

(1)圖一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mg時,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圖二是20℃時,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

①由圖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你的依據為__________;

②甲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也能得到相同結論,乙同學認為不嚴密,因為__________;

(3)圖三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①t1℃時,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條件下,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達到飽和狀態;

②將t2℃時,150ga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可以析出______物質.

查看答案

化學與我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請用所學知識填空.

(1)各種洗滌劑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下列洗滌過程中所用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的是____________.

A.用沐浴露洗澡   B.用洗潔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肥皂液洗衣服

(2)隨著塑料制品進入千家萬戶,生活中廢棄的塑料垃圾越來越多,形成難于處理的環境污染物,造成所謂“__”.

(3)催化劑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如在汽車上安裝尾氣催化轉化器,將尾氣中有毒的CO和NO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能夠參與大氣循環的CO2和N2.請寫出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青少年一定要愛護自己的眼睛,在光線不足時看書、寫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圖是一種照明用臺燈.

(1)如圖中標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屬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填序號)

(2)燈管后面的反光片為鋁箔,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_________性.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3)若要驗證銅、鐵、鋁的活動性順序,某同學已經選擇了打磨過的銅片和鋁片,你認為他還需要的一種溶液是_________(填溶質的化學式).

(4)廢棄的電器需分類回收,請簡述廢舊金屬回收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流程題
  • 難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保定十七中學2018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現將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284.7 g濾液。計算: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為23.3 g。(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 【解析】試題分析: 【解析】 設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為x,反應的氯化鋇的質量為y。 H2SO4質量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x 233/98 =x/9.8x=23.3 g...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研究發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1)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燃料反應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在高溫下進行):H2+ NiONi+H2O CO + NiONi+CO2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

(3)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 高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填“b”或“c”)端。

查看答案

央視報道,全國多地相繼出現了假干粉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而假干粉滅火器是用面粉作滅火劑。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了解學校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是否為“假干粉”,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兩同學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粉末逐漸溶解
 

該滅火劑不屬于報道中的“假干粉”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乙同學設計方案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探究二:小組同學利用該滅火器進行滅火實驗后,發現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殘留。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繼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受熱不分解;②碳酸氫鈉溶解吸收熱量,碳酸鈉溶解放出熱量。

【提出問題】殘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碳酸鈉;猜想②

【設計方案】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加熱殘留物,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猜想②正確

B.將殘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熱現象,則猜想①正確

C.將殘留物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猜想②正確

【反思評價】用化學知識解釋上述錯誤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

數型圖象是研究化學問題的一種常見描述方法,根據下列圖象進行回答:

(1)圖一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mg時,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圖二是20℃時,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

①由圖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你的依據為__________;

②甲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也能得到相同結論,乙同學認為不嚴密,因為__________;

(3)圖三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①t1℃時,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條件下,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達到飽和狀態;

②將t2℃時,150ga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可以析出______物質.

查看答案

化學與我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請用所學知識填空.

(1)各種洗滌劑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下列洗滌過程中所用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的是____________.

A.用沐浴露洗澡   B.用洗潔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肥皂液洗衣服

(2)隨著塑料制品進入千家萬戶,生活中廢棄的塑料垃圾越來越多,形成難于處理的環境污染物,造成所謂“__”.

(3)催化劑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如在汽車上安裝尾氣催化轉化器,將尾氣中有毒的CO和NO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能夠參與大氣循環的CO2和N2.請寫出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簡答題
  • 難度:困難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B 【解析】 試題分析:固體顆粒彌漫叫煙,液滴彌漫叫霧,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觀察不能確定物質種類,所以描述現象時不能說物質的名稱;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 考點:實驗現象的描述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現將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284.7 g濾液。計算: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

研究發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1)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燃料反應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在高溫下進行):H2+ NiONi+H2O CO + NiONi+CO2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

(3)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 高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填“b”或“c”)端。

查看答案

央視報道,全國多地相繼出現了假干粉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而假干粉滅火器是用面粉作滅火劑。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了解學校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是否為“假干粉”,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兩同學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粉末逐漸溶解
 

該滅火劑不屬于報道中的“假干粉”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乙同學設計方案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探究二:小組同學利用該滅火器進行滅火實驗后,發現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殘留。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繼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受熱不分解;②碳酸氫鈉溶解吸收熱量,碳酸鈉溶解放出熱量。

【提出問題】殘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碳酸鈉;猜想②

【設計方案】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加熱殘留物,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猜想②正確

B.將殘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熱現象,則猜想①正確

C.將殘留物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猜想②正確

【反思評價】用化學知識解釋上述錯誤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

數型圖象是研究化學問題的一種常見描述方法,根據下列圖象進行回答:

(1)圖一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mg時,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圖二是20℃時,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

①由圖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你的依據為__________;

②甲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也能得到相同結論,乙同學認為不嚴密,因為__________;

(3)圖三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①t1℃時,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條件下,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達到飽和狀態;

②將t2℃時,150ga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可以析出______物質.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單選題
  • 難度:簡單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 “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 “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 “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A 【解析】A、杯水車薪指雖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無濟于事,既不能覆蓋柴火使其隔絕空氣,也不能使溫度迅速下降到著火點以下,也就不能滅火了,錯誤;B、鉆木取火,可以實現摩擦生熱,提高了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從而實現了燃燒,正確;C、煽風點火,促進空氣的流通,為燃燒補充空氣或氧氣,使燃燒更旺,正確;D、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質的燃燒,從而實現滅火,正確。故選A。 點睛:燃燒需...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查看答案

現將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284.7 g濾液。計算: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

研究發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1)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燃料反應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在高溫下進行):H2+ NiONi+H2O CO + NiONi+CO2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

(3)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 高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填“b”或“c”)端。

查看答案

央視報道,全國多地相繼出現了假干粉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而假干粉滅火器是用面粉作滅火劑。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了解學校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是否為“假干粉”,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兩同學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粉末逐漸溶解
 

該滅火劑不屬于報道中的“假干粉”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乙同學設計方案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探究二:小組同學利用該滅火器進行滅火實驗后,發現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殘留。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繼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受熱不分解;②碳酸氫鈉溶解吸收熱量,碳酸鈉溶解放出熱量。

【提出問題】殘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碳酸鈉;猜想②

【設計方案】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加熱殘留物,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猜想②正確

B.將殘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熱現象,則猜想①正確

C.將殘留物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猜想②正確

【反思評價】用化學知識解釋上述錯誤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單選題
  • 難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學會分析,尋找規律是學好化學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順序規律,可知X代表的物質是(  )

A. HCl B. Ca(ClO)2 C. Cl2 D. ClO2

C 【解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的原則, 化合物NaCl中Cl元素化合價=0-(+1)=-1; 化合物HClO中Cl元素化合價=0-(+1)-(-2)=+1; 化合物KClO3中Cl元素化合價=0-(+1)-(-2)×3=+5; 化合物KClO4中Cl元素化合價=0-(+1)-(-2)×4=+7; NaCl、X、HClO、KClO3、KClO4的...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 “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 “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 “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查看答案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查看答案

現將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284.7 g濾液。計算: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

研究發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1)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燃料反應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在高溫下進行):H2+ NiONi+H2O CO + NiONi+CO2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

(3)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 高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填“b”或“c”)端。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單選題
  • 難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微粒的相關性質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墻內開花墻外香——微粒在不斷的運動

B. 給輪胎打氣——氣體微粒空隙較大

C. 熱脹冷縮——溫度越高微粒越大

D. 一滴水約含1.67×1021個水分子——微粒很小

C 【解析】A、墻內開花墻外香--微粒在不斷運動,香味的粒子運動到空氣中;B. 給輪胎打氣,大量的氣體可以壓縮在很小 空間,說明氣體微粒空隙較大;C. 熱脹冷縮,溫度越高微粒間隔越大,溫度越低微粒間隔越小;D. 一滴水約含1.67×1021個水分子——微粒很小。選C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學會分析,尋找規律是學好化學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順序規律,可知X代表的物質是(  )

A. HCl B. Ca(ClO)2 C. Cl2 D. ClO2

查看答案

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 “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 “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 “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查看答案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查看答案

現將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284.7 g濾液。計算: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

研究發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1)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燃料反應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在高溫下進行):H2+ NiONi+H2O CO + NiONi+CO2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

(3)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 高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單選題
  • 難度:簡單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式中,正確的是

A. (14+1×4)×2+32+16×4 B. (14×1×4)×2+32+16×4

C. 14+1×4×2+32+16×4 D. (14+1)×4×2+32+16×4

A 【解析】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和,(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 1× 4)×2 + 32 + 16×4=132.選A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根據微粒的相關性質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墻內開花墻外香——微粒在不斷的運動

B. 給輪胎打氣——氣體微粒空隙較大

C. 熱脹冷縮——溫度越高微粒越大

D. 一滴水約含1.67×1021個水分子——微粒很小

查看答案

學會分析,尋找規律是學好化學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順序規律,可知X代表的物質是(  )

A. HCl B. Ca(ClO)2 C. Cl2 D. ClO2

查看答案

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 “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 “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 “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查看答案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查看答案

現將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284.7 g濾液。計算: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單選題
  • 難度:簡單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野外和災區可以用下列幾個步驟將河水轉化成飲用水:①化學沉降(用明礬)②消毒殺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熱煮沸.以上處理過程最合理的順序是( )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B 【解析】③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體顆粒沉降而并未進行徹底分離,在此凈化過程中應是最初的階段; ①化學沉降(用明礬),可除去水中沉降下來的小固體顆粒,因此應排在沉降后; ②消毒殺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氣殺死水中病菌,此時水中含有少量氯氣不能直接飲用,在此過程中不能為最后的凈化操作; ④加熱煮沸,通過加熱煮沸,可使水中氯氣揮發,并進一步殺菌,經過此步凈化后...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下列關于(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式中,正確的是

A. (14+1×4)×2+32+16×4 B. (14×1×4)×2+32+16×4

C. 14+1×4×2+32+16×4 D. (14+1)×4×2+32+16×4

查看答案

根據微粒的相關性質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墻內開花墻外香——微粒在不斷的運動

B. 給輪胎打氣——氣體微粒空隙較大

C. 熱脹冷縮——溫度越高微粒越大

D. 一滴水約含1.67×1021個水分子——微粒很小

查看答案

學會分析,尋找規律是學好化學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順序規律,可知X代表的物質是(  )

A. HCl B. Ca(ClO)2 C. Cl2 D. ClO2

查看答案

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 “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 “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 “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查看答案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單選題
  • 難度:簡單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

物質

a

b

c

d

反應前的質量/g

6.4

14.0

3.2

1.0

反應一段時間后的質量/g

10.0

7.2

x

1.0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和b是反應物 B. x=3.2

C.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 d一定是催化劑

C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A. b是反應物,a是生成物。故A錯誤。B. x=6.8-3.6+3.2=6.4。故B錯誤。C.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故C正確。D. d可能是催化劑。故D錯誤。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復制答案 考點分析: 相關試題推薦

在野外和災區可以用下列幾個步驟將河水轉化成飲用水:①化學沉降(用明礬)②消毒殺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熱煮沸.以上處理過程最合理的順序是( )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關于(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式中,正確的是

A. (14+1×4)×2+32+16×4 B. (14×1×4)×2+32+16×4

C. 14+1×4×2+32+16×4 D. (14+1)×4×2+32+16×4

查看答案

根據微粒的相關性質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墻內開花墻外香——微粒在不斷的運動

B. 給輪胎打氣——氣體微粒空隙較大

C. 熱脹冷縮——溫度越高微粒越大

D. 一滴水約含1.67×1021個水分子——微粒很小

查看答案

學會分析,尋找規律是學好化學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順序規律,可知X代表的物質是(  )

A. HCl B. Ca(ClO)2 C. Cl2 D. ClO2

查看答案

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 “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 “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 “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
  • 題型:單選題
  • 難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滿分5 學習網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無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 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播放 | 狠狠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冷 | 91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极品少妇xxxxⅹ另类 | 成人精品久久久 | 国产无区一区二区三麻豆 | 日日做夜夜爱 |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3p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偷 | 91免费电影 | 每日更新av |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另类图片 |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 | 久久人|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 | 91tv亚洲精品香蕉国产一区 | 久久久亚洲 | 蜜桃视频成人m3u8 | 黄网址在线观看 | 免费一区在线 | av四虎|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亚洲 |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 成人久久一区 | 黄色av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黄色地址 | 牛牛影视成人午夜影视 | 在线亚州 | 日本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黄色小电影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