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質
B. 物質溶于水時都放出熱量
C. 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
D. 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答案】C
【解析】水是常見的溶劑,但不是任何物質都能溶于水,如碳酸鈣、植物油都不能溶于水,A錯誤.物質溶于水時,有的表現為放熱,如濃硫酸;有的表現為吸熱,如硝酸銨;有的溫度幾乎不變,如氯化鈉,B錯誤.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該物質,但還可以溶解其他物質,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高錳酸鉀,D錯誤.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3
20℃時,取甲、乙、丙、丁四種純凈物各20g,分別加入到四個各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況如下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飽和溶液
B. 丁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最大
C. 20℃時四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丙>乙>甲>丁
D. 四杯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大小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答案】C
【解析】A、丙物質未溶解的固體的質量為0可知丙溶液可能為飽和溶液,也可能為不飽和溶液,錯誤;B、溶劑質量相同而丁溶液的溶質質量最小,所以丁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錯誤;C、溶劑質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種溶液中溶質質量的大小關系為丙>乙>甲>丁,所以20℃時四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丙>乙>甲>丁,正確;D、四杯溶液中溶劑的質量都為50g,錯誤。答案C。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4
20 ℃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 g。下列是四位同學在20 ℃時配制的氯化鉀溶液,其中一定達到飽和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時,取甲、乙、丙、丁四種純凈物各20g,分別加入到四個各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況如下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飽和溶液
B. 丁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最大
C. 20℃時四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丙>乙>甲>丁
D. 四杯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大小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答案】C
【解析】A、丙物質未溶解的固體的質量為0可知丙溶液可能為飽和溶液,也可能為不飽和溶液,錯誤;B、溶劑質量相同而丁溶液的溶質質量最小,所以丁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錯誤;C、溶劑質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種溶液中溶質質量的大小關系為丙>乙>甲>丁,所以20℃時四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丙>乙>甲>丁,正確;D、四杯溶液中溶劑的質量都為50g,錯誤。答案C。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4
20 ℃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 g。下列是四位同學在20 ℃時配制的氯化鉀溶液,其中一定達到飽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B、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7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恰好是飽和溶液,正確;C、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0℃時,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D、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0℃時,向100g水中加入33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故選B。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5
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溫度
④降低溫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 ℃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 g。下列是四位同學在20 ℃時配制的氯化鉀溶液,其中一定達到飽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B、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7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恰好是飽和溶液,正確;C、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0℃時,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D、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0℃時,向100g水中加入33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故選B。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5
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溫度
④降低溫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①加入CaO,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②加入氫氧化鈣,使溶液中的溶質增多。①②均能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還可以采取③升高溫度的方法。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選項是C。
考點:考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的知識。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6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20℃時,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60℃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析出晶體甲比乙多
C. 40℃的,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仍是飽和溶液
D. 60℃時,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溫度
④降低溫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①加入CaO,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②加入氫氧化鈣,使溶液中的溶質增多。①②均能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還可以采取③升高溫度的方法。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選項是C。
考點:考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的知識。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6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20℃時,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60℃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析出晶體甲比乙多
C. 40℃的,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仍是飽和溶液
D. 60℃時,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
【答案】D
【解析】A、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20℃時,甲的溶解度比乙小,錯誤;B、不知飽和溶液的質量,無法判斷析出晶體質量多少,若二者飽和溶液的質量相等,60℃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析出晶體甲比乙多,錯誤;C、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40℃時,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會變為不飽和溶液,錯誤;D、60℃時,甲的溶解度為60g,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 甲,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正確。故選D。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7
根據下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 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后變成飽和溶液
C. t2℃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和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質量的溶質
D. 將t2℃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都會析出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20℃時,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60℃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析出晶體甲比乙多
C. 40℃的,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仍是飽和溶液
D. 60℃時,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
【答案】D
【解析】A、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20℃時,甲的溶解度比乙小,錯誤;B、不知飽和溶液的質量,無法判斷析出晶體質量多少,若二者飽和溶液的質量相等,60℃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析出晶體甲比乙多,錯誤;C、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40℃時,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會變為不飽和溶液,錯誤;D、60℃時,甲的溶解度為60g,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 甲,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正確。故選D。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7
根據下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 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后變成飽和溶液
C. t2℃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和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質量的溶質
D. 將t2℃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都會析出晶體
【答案】D
【解析】A、由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錯誤;B、甲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質甲的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后仍為不飽和溶液,錯誤;C、由于甲乙兩飽和溶液的質量不一定相等,故無法比較所含溶質的質量,錯誤;D、甲乙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故將t2℃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都會析出晶體,正確。故選C。
點睛:對于溶解度的意義的表達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質;另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質,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8
將質量相等的A、B、C三種金屬,同時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且足量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B、C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
A.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 B.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A>B>C
C. 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 D. 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關系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下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 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后變成飽和溶液
C. t2℃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和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質量的溶質
D. 將t2℃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都會析出晶體
【答案】D
【解析】A、由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錯誤;B、甲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質甲的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后仍為不飽和溶液,錯誤;C、由于甲乙兩飽和溶液的質量不一定相等,故無法比較所含溶質的質量,錯誤;D、甲乙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故將t2℃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都會析出晶體,正確。故選C。
點睛:對于溶解度的意義的表達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質;另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質,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8
將質量相等的A、B、C三種金屬,同時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且足量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B、C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
A.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 B.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A>B>C
C. 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 D. 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關系是A>B>C
【答案】A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氫元素全部來自酸,生成氫氣的質量A>B>C,所以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正確;B、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當三種金屬都在發生反應時,相同時間內B放出氫氣的質量大于A、大于C,可判斷三種金屬中B的活動性最強;錯誤;C、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等質量的三種金屬B最先完全反應,因此反應速度最大的是B而不是A;錯誤;D、三種金屬的化合價、金屬的質量都相等,完全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即產生氫氣多的相對原子質量小;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在三種金屬完全反應后,放出H2的質量是A>B>C;因此可判斷相對原子質量是C>B>A,錯誤。故選A。
點睛:對于活潑金屬,活動性越強的金屬與酸反應越劇烈,即反應放出氫氣的速度越快;化合價相同的等質量金屬完全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9
將等質量的鎂、鐵、鋅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的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圖線X表示鎂的反應情況
B. 鐵消耗的稀鹽酸的質量最大
C. 鎂、鋅一定過量,鐵可能反應完
D. 鎂一定過量,鋅、鐵可能反應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null
將質量相等的A、B、C三種金屬,同時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且足量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B、C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
A.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 B.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A>B>C
C. 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 D. 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關系是A>B>C
【答案】A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氫元素全部來自酸,生成氫氣的質量A>B>C,所以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正確;B、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當三種金屬都在發生反應時,相同時間內B放出氫氣的質量大于A、大于C,可判斷三種金屬中B的活動性最強;錯誤;C、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等質量的三種金屬B最先完全反應,因此反應速度最大的是B而不是A;錯誤;D、三種金屬的化合價、金屬的質量都相等,完全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即產生氫氣多的相對原子質量小;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在三種金屬完全反應后,放出H2的質量是A>B>C;因此可判斷相對原子質量是C>B>A,錯誤。故選A。
點睛:對于活潑金屬,活動性越強的金屬與酸反應越劇烈,即反應放出氫氣的速度越快;化合價相同的等質量金屬完全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9
將等質量的鎂、鐵、鋅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的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圖線X表示鎂的反應情況
B. 鐵消耗的稀鹽酸的質量最大
C. 鎂、鋅一定過量,鐵可能反應完
D. 鎂一定過量,鋅、鐵可能反應完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A、圖中X反應速度最快,說明X是三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鎂;所以判斷正確; B、圖中鐵生成氫氣最多,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可判斷鐵消耗鹽酸質量最大;所以判斷正確; C、圖中鎂、鋅產生氫氣質量相等,說明鎂沒有完全反應,但不能確定鋅也沒有完全反應;所以判斷錯誤; D、質量相等的鋅、鐵完全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關系為:鐵>鋅,與圖中關系一致,可推測鋅、鐵可能完全反應.所以判斷正確;故選C.
考點:金屬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
【題型】單選題
【結束】
30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的濾液.關于該濾渣和濾液有下列四種說法:①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②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沉淀產生;③濾渣中一定有Ag;④濾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有Mg(NO3)2,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為(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將等質量的鎂、鐵、鋅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的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圖線X表示鎂的反應情況
B. 鐵消耗的稀鹽酸的質量最大
C. 鎂、鋅一定過量,鐵可能反應完
D. 鎂一定過量,鋅、鐵可能反應完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A、圖中X反應速度最快,說明X是三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鎂;所以判斷正確; B、圖中鐵生成氫氣最多,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可判斷鐵消耗鹽酸質量最大;所以判斷正確; C、圖中鎂、鋅產生氫氣質量相等,說明鎂沒有完全反應,但不能確定鋅也沒有完全反應;所以判斷錯誤; D、質量相等的鋅、鐵完全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關系為:鐵>鋅,與圖中關系一致,可推測鋅、鐵可能完全反應.所以判斷正確;故選C.
考點:金屬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
【題型】單選題
【結束】
30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的濾液.關于該濾渣和濾液有下列四種說法:①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②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沉淀產生;③濾渣中一定有Ag;④濾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有Mg(NO3)2,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為(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答案】A
【解析】①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的濾液,說明鎂已經完全反應,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銅,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不可能有氣泡產生,錯誤;②銅和硝酸銀反應時,如果硝酸銀有剩余,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沉淀產生,如果硝酸銀沒有剩余,則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沉淀產生,錯誤;③濾渣中一定有Ag,正確;④濾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含AgNO3、一定有Mg(NO3)2,錯誤。故選A。
【題型】null
【結束】
31
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杜會,在生活中蘊藏著許多化學知識。
(1)石家莊市已完成“天然氣置換工程”,用天然氣代替煤氣更有利于保護環境,請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
(2)“共享單車”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現已風靡石家莊,尤其頗受年輕人的喜愛,“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較低的______氣體排放:如下圖所示自行車中的材料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_(選填序號①、②、③),為防止“共享單車”鋼絲網簍銹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3)碘酒殺菌中的的“酒”指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4)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潔精的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的濾液.關于該濾渣和濾液有下列四種說法:①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②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沉淀產生;③濾渣中一定有Ag;④濾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有Mg(NO3)2,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為(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答案】A
【解析】①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的濾液,說明鎂已經完全反應,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銅,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不可能有氣泡產生,錯誤;②銅和硝酸銀反應時,如果硝酸銀有剩余,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沉淀產生,如果硝酸銀沒有剩余,則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沉淀產生,錯誤;③濾渣中一定有Ag,正確;④濾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含AgNO3、一定有Mg(NO3)2,錯誤。故選A。
【題型】null
【結束】
31
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杜會,在生活中蘊藏著許多化學知識。
(1)石家莊市已完成“天然氣置換工程”,用天然氣代替煤氣更有利于保護環境,請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
(2)“共享單車”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現已風靡石家莊,尤其頗受年輕人的喜愛,“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較低的______氣體排放:如下圖所示自行車中的材料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_(選填序號①、②、③),為防止“共享單車”鋼絲網簍銹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3)碘酒殺菌中的的“酒”指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4)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潔精的______作用。
【答案】 二氧化碳 ②③ 刷漆(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乳化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
(1)天然氣燃燒時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 ;
(2) “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較低的二氧化碳氣體排放;自行車中的材料屬于金屬材料的是鋼絲和鈦合金,故答案為:②③,為防止“共享單車”鋼絲網簍銹蝕,可采取的措施有刷漆;
(3) 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殺菌中的 “酒”指酒精,化學式是;
(4)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潔精的乳化作用。
【題型】填空題
【結束】
32
請根據下圖的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請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要得到平穩的氣流,則應選用__ 發生裝置(從A--D中選)。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3)實驗室采用A裝置(無棉花)制O2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O2,實驗剛開始時,水槽里導管的位置較合理的是______(E、F中選擇)。
(4)實驗室里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現發生裝置選擇D,收集裝置選擇G。
①與B、C裝置相比,選用D作為氫氣發生裝置的主要優點是__________。
②G裝置若用于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_________端(選填“a”或“b”)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杜會,在生活中蘊藏著許多化學知識。
(1)石家莊市已完成“天然氣置換工程”,用天然氣代替煤氣更有利于保護環境,請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
(2)“共享單車”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現已風靡石家莊,尤其頗受年輕人的喜愛,“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較低的______氣體排放:如下圖所示自行車中的材料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_(選填序號①、②、③),為防止“共享單車”鋼絲網簍銹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3)碘酒殺菌中的的“酒”指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4)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潔精的______作用。
【答案】 二氧化碳 ②③ 刷漆(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乳化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
(1)天然氣燃燒時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 ;
(2) “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較低的二氧化碳氣體排放;自行車中的材料屬于金屬材料的是鋼絲和鈦合金,故答案為:②③,為防止“共享單車”鋼絲網簍銹蝕,可采取的措施有刷漆;
(3) 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殺菌中的 “酒”指酒精,化學式是;
(4)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潔精的乳化作用。
【題型】填空題
【結束】
32
請根據下圖的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請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要得到平穩的氣流,則應選用__ 發生裝置(從A--D中選)。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3)實驗室采用A裝置(無棉花)制O2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O2,實驗剛開始時,水槽里導管的位置較合理的是______(E、F中選擇)。
(4)實驗室里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現發生裝置選擇D,收集裝置選擇G。
①與B、C裝置相比,選用D作為氫氣發生裝置的主要優點是__________。
②G裝置若用于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_________端(選填“a”或“b”)通入。
【答案】 水槽 C
2KC1O3
2KC1+3O2↑ F 能隨時控制的反應開始和停止 b
【解析】考題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1)圖中儀器的名稱: 水槽;
(2)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是;C中分液漏斗能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從而控制反應的速率。要得到平穩的氣流,則應選用C發生裝置;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是考成了碳酸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實驗室采用A裝置(無棉花)制O2是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剛開始有氣泡從導管口冒出,放出的氣體有裝置中的空氣,此時不能開始收集,所以導管位置合理的是F;
(4)實驗室里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現發生裝置選擇D,收集裝置選擇G。
①與B、C裝置相比,選用F作為氫氣發生裝置的主要優點是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原理是: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時,氣體導出,試管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液體和固體混合,反應進行;
②由于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從b端通入。
【題型】實驗題
【結束】
33
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
(1)在驗證CO2性質時,若把Y形導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12中A),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兩條紫色石蕊試紙均濕潤,可觀察到現象是____,在該實驗中驗證的CO2化學性質是(用化學方程表示)_____。
(2)圖中B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
(3)圖的C實驗中為了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這一結論,要選擇的對比實驗是______。(選填序號①、②、③)
(4)某同學用設計了如下圖中所示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瓶1、瓶2充入氧氣,瓶3和燒杯中充有80℃熱水)。
A.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別放入____、_____,可同時證明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
B.若僅利用瓶3證明“與氧氣接觸”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則相應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