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化學家與化學發展貢獻 | B、化學反應類型 |
拉瓦錫最早驗證了空氣的成分 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 是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屬于分解反應 |
C、物質的分類 | D、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
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凈化后的空氣純凈物 | 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焊接金屬的保護氣 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制造各種用途的電光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會制造勞動工具 | B. | 發現和利用了火 | ||
C. | 原子論和分子論的創立 | D.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發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化學變化 | 目的 |
A | 合成醫藥 | 抑制細菌和病毒,改善人體健康 |
B | 生產化肥、農藥 | 增加糧食產量 |
C | 開發新材料、新能源 | 改善生存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
D | 合成食品添加劑 | 增進人體健康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①② | B. | 只有①③ | C. | 只有②④ | D. | 全部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步驟 | 操作 | 主要現象 | 結論 |
I | 取部分冷卻后的固體X倒在濾紙上,用磁鐵充分吸引. | 部分固體被吸引到磁鐵上 | 可能有Fe或Fe3O4 |
II | 取濾紙上的剩余固體少量,放入圖2所示的試管a中,通入氧氣,用酒精燈加熱. | 固體劇烈燃燒,b中溶液變渾濁 | 一定有C. |
III | 另取濾紙上的剩余固體少量,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 無明顯現象 | 一定沒有FeO和Fe2O3 . |
IV | 取步驟I磁鐵上的固體少量,放入試管中,逐滴加入稀鹽酸. | 產生產生氣泡. | 一定有Fe |
V | 在步驟IV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 | 溶液不變紅色 | 一定沒有Fe3O4 |
步驟 | 操作 | 數據 |
I | 重新取部分冷卻至室溫的固體X,稱量其質量為m1. | m1=17.9g |
II | 將稱量好的固體X全部放入圖3所示的錐形瓶中,稱量整套裝置及藥品的質量為m2;打開分液漏斗旋塞,放入足量稀鹽酸后關閉旋塞,待沒有氣泡產生并恢復至室溫,再次稱量整套裝置及藥品的質量為m3. | m2=317.9g m3=317.3g |
III | 將錐形瓶中剩余的固體過濾、洗滌并干燥,稱量其質量為m4. | m4=1.1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 |
B. | b點溶液是無色的 | |
C. | c點得到的固體為兩種 | |
D. | 取d點的固體,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除去混入氧氣中的氮氣 | 通過熾熱的銅網 |
B | 檢驗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 點燃 |
C |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銅 | 在空氣中灼燒 |
D |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 加入足量鐵粉,過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