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美麗寧津”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環境的是( )
A.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 B.工業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C.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 D.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啟明中學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中,用100g稀鹽酸與8g石灰石恰好完全反應,共生成2.2g二氧化碳。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求①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
②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M、N分別是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某化學興趣小組
同學在一定量的M中不斷滴加N,并測定所得溶液的pH,如圖所示
(1)M是 _ 。
(2)反應過程中,老師取a、b、c三處反應后的溶液,打亂順序后,
請同學們不測定溶液pH,用其它實驗方法對三種溶液進行探究。
小明和小紅分別取其中一種溶液進行實驗: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_ 溶液,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
結論:是a處溶液。
小紅向少量另一種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觀察到 。
結論:是b處或c處溶液。
為進一步確定該處溶液成分,小紅又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 論 |
_ | _ | 為c處溶液并推知此溶液中的離子有 (填離子符號)。 |
剩余一種為b處溶液。
通過實驗,同學們知道了酸堿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和用不同方法確定溶液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為監測某廠排放污水中的銀離子的含量,需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下圖是某同學配制溶液的操作過程。
(1) A操作中的錯誤 ;
(2) B操作中應稱量氯化鈉的質量是 g,稱量時若指針偏左,應進行的操作是 ;
(3) D操作中量筒的規格應為 (填“10”“50”或“500”)mL。
(4) E操作的作用 ;
(5) 下列錯誤操作中,可能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低的是 (填序號)。
①B操作中砝碼和氯化鈉放錯托盤
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濺出
③D操作中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
④F操作中溶液灑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氣體: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_________。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
制取氨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氯化銨+熟石灰 加熱 氯化鈣+氨氣+水。則制取并收集氨氣,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填序號),收集裝置是 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紅和小明進行鹽酸與鋅反應制取
氫氣的實驗研究。小紅用較稀的鹽酸,
小明用較濃的鹽酸。他們分別取等質量
的鋅粒與等質量鹽酸在燒杯中反應,(假
設鹽酸均足量)并將燒杯中物質總質量隨
反應時間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圖7-1。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請寫出燒杯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燒杯中物質總質量減少的原因 ;
⑵表示小紅實驗結果的是圖中的曲線 (填①或②);
⑶請說明圖中的曲線②與曲線①不同的原因 。
⑷圖7-2是小李同學繪制的小紅與小明各自實驗中產生純氫氣隨時間變化的情況,請指出表示小明實驗的曲線是 (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右圖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t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 。
(2)t2℃時接近飽和的A溶液變為飽和的方法是 。
(3)t1℃時50g水能形成A物質的飽和溶液的質量是 g。
(4)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用 的方法獲得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回答以下問題:
(1)薯片等膨化食品等常采用充氣包裝來保存食品,所充入的氣體可能是 。
(2)日常生活中,用鋁作為制做炊具的材料是因為 ,鋁制的水壺使用后無需用鋼絲球擦拭干凈,是因為 。
(3)用洗滌劑來去除餐具上油漬,其原理是洗滌劑與油污發生了 作用;洗完后的鐵鍋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這樣做的目的是 。當關閉燃氣閥門后,灶具的火焰也隨之熄滅,其滅火原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科學研究證實,物質是由微小粒子構成的,請填寫構成下列物質的具體粒子的名稱
(1)干冰是由 構成的;
(2)金屬鐵是由 構成的;
(3)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氯化鈉是由 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