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關性質的探究實驗。
資料卡片:氨氣通常情況下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極易溶于水,濃氨水具有揮發性。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固體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氣,若要快速產生氨氣,可以將濃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
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利用A裝置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將濃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產生氨氣,發生裝置最好是 (選填裝置編號)。
(4)研究性學習小組用D裝置收集氨氣,判斷氨氣已經收集滿的方法是 。
(5)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右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氨的性質,觀察到脫脂棉團由白色變為紅色。該現象涉及到的性質是 (填字母編號)。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濃氨水具有揮發性
C.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D.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
(6)若將制取氨氣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飽和溶液置于小燒杯并放入一只大燒杯中(如右下圖),在大燒杯中加入下列物質,觀察到小燒杯中飽和溶液變渾濁,則加入的物質是 (填字母編號)。
A.水和濃硫酸 B.水和氯化鈉固體
C.水和硝酸銨固體 D.水和氫氧化鈉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右下圖所示的是物質A~F相互間的關系(“→”表示物質間存在的轉化關系,“—”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通常情況下A是能參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的氣體;B在工業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生產等領域;D的溶液呈藍色;E是地殼中含量最多金屬元素的單質。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與光合作用所得的氣體產物是 ,B的化學式 。
(2)F可能是 。
(3)C和D在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E和F在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J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A是一種液體,H是一種紅色固體,J的溶液呈黃色。已知在高溫下單質碳能與多種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金屬單質和二氧化碳。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組成E的元素是 。
(3)反應①②③④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高氯酸(HClO4)和亞氯酸鈉(NaClO2)在工業上有廣泛的用途,其制備工藝流程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HClO4中Cl元素的化合價是 。
(2)反應器I中的生成物有HClO4、ClO2、NaHSO4、H2O,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3)反應器I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O2+SO2+4NaOH=2NaClO2+X+2H2O,則X的化學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金屬單質M與非金屬單質硫發生如下反應為2M + S M2S。甲、乙二組學生在實驗室分別進行該實驗,加入的M和硫的質量各不相同。充分反應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M的質量/ g | S的質量/ g | M2S的質量/ g | |
甲 | 6.0 | 2.5 | 7.5 |
乙 | 7.0 | 1.5 | 7.5 |
A.64 B.56 C.39 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一定質量的Ba(OH)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向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體的體積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的關系如右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N 點時,所得溶液的pH=7
B.Q點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含有BaCl2
C.O至P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D.P至Q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2HCl=B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甲烷和水反應可以制水煤氣(混合氣體),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根據以上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B.水煤氣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氣
C.該反應中含氫元素的化合物有3種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計量數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甲的溶液從t2℃降到t1℃,其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
B.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各100 g,其溶質的質量一定相等
C.當溫度高于0℃而低于t1℃時,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
D.t2℃時,蒸發溶劑可使乙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變為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雜質的試劑和方法可行的是
選項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除雜試劑和方法 |
A | Mg(NO3)2溶液(AgNO3) | 加入過量鐵粉,過濾 |
B | NaCl溶液(Na2SO4) | 加入適量BaCl2溶液,過濾 |
C | CO2(CO) | 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 |
D | N2(O2) |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4年4月蘭州發生了自來水苯超標事故,引起人們對水安全的關注。已知苯的化學式為C6H6,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苯中的C、H元素的質量比為12:1
B.苯分子是由6個碳元素和6個氫元素組成
C.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苯中碳、氫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