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2012年中考二模期中科化學試題 題型:022
Fe、Cu、Ag是生活中常見的金屬.銅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種礦石中,如下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上表中:Cu2(OH)2CO3由________種元素組成,Cu2S中銅元素的質量百分含量是________.
②工業上以黃銅礦為原料,采用火法熔煉工藝生產銅.該工藝的中間過程會發生反應:2Cu2O+Cu2S6X+SO2↑,X的化學式為是________.若工業上將產生的SO2都用堿溶液吸收,可大大減少________這一突出的環境問題.
③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如下圖實驗:
該實驗中,兩支試管內盛有的X溶液是________(填化學式),
可以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的順序.
④若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硫酸,無明顯現象.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濾渣中一定含有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市直六校2012屆九年級4月聯考化學試題 題型:022
科學的飲食可以保證我們的健康.
①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因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的疾病是(填序號,下同)________.
a.壞血病
b.齲齒
c.夜盲癥
②鈣元素與人體健康密不可分.下列有關鈣元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________.
a.人體中鈣元素大部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
b.老年人缺鈣會出現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
c.成年人比幼兒和青少年需要攝入更多的鈣
d.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得佝僂病和發育不良
③制作蝦餃的主料有豬肉、蝦仁、竹筍、面粉等,以上食品均能提供能量,提供能量的營養素有糖類、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高安市2012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題型:022
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儀器④⑤的名稱: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氧氣,某同學設計了圖A的裝置,并用儀器③收集氧氣.其中,儀器①中盛放的試劑應為________,此法生成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從B~G中選擇儀器,組裝發生裝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你的正確選擇為(填字母)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西省高安市2012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題型:022
框圖中A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為無色氣體.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__,H:________.
(2)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反應①屬于________反應(填反應類型).
(4)日常生活中為了阻止反應③發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寫一條).
(5)要使反應⑤能夠發生,需要反應物B和M,其中M的化學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湛江市2012屆初中畢業生學業調研測試化學試題 題型: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湛江市2012屆初中畢業生學業調研測試化學試題 題型: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2012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檢測化學試題 題型:022
下圖為某學習小組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的有關“堿的化學性質”的探究實驗.
(1)使用白色點滴板進行實驗的優點是________(答一點);
(2)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都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是因為在不同堿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2012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檢測化學試題 題型:022
有濃鹽酸、氫氧化鈉、石灰水三種物質的溶液長期存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因發生化學變化而減小的物質是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因發生化學變化溶液質量增大的物質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2012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檢測化學試題 題型:022
請從①活性炭 ②食醋 ③熟石灰 ④硝酸鉀中選擇適當物質,用其序號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2)可用作復合肥料的是________;
(3)能吸附水中色素和異味的是________;
(4)生活中常用________來除去熱水瓶內壁的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