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需測定某100g過氧化氫溶液中所含過氧化氫的質量.他取10g二氧化錳放入燒杯中,并將該過氧化氫溶液全部加入,不同時間用電子天平測量其質量,所得讀數如表所示:
反應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g | 335.70 | 334.30 | 334.00 | 333.50 | 333.00 | 332.50 | 332.50 |
(1)試分析,100g過氧化氫溶液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
(2)計算100g過氧化氫溶液中過氧化氫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請分析該方法測定結果可能會偏大的原因有 (寫出一點即可).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 |
專題: | 綜合計算(圖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計算題). |
分析: |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即時間為0時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與完全反應后即不再產生氣體時間為5min時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的差,即為反應放出氣體氧氣的質量; (2)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由生成氧氣的質量計算出反應消耗過氧化氫的質量,即200g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利用所計算溶質過氧化氫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200g運用溶質質量分數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計算出所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大,說明求出溶質的質量偏大進行解答. |
解答: | 解:(1)取10g二氧化錳放入燒杯中加入足量200g過氧化氫溶液,待不再放出氣體時,燒杯及所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332.50g,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即為放出氧氣的質量,反應生成氧氣質量=335.70g﹣332.50g=3.2g; 故答案為:3.2g; (2)設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2H2O2 68 32 x 3.2g x=6.8g 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 答: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8%. (3)溶質質量分數偏大,說明求出溶質的質量偏大,所以可能是測定過程中反應后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偏小.故填:測定過程中反應后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偏小. |
點評: | 天平的讀數隨反應時間的增加越來越小是由于反應不斷放出氣體氧氣所致,待讀數不變時,說明已完全反應,不再產生氣體.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河水、井水中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所以有的河水、井水的硬度較大.這是因為CaCO3遇到了自然界中兩種常見的氧化物發生反應得到的.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可直接構成物質,而原子要先構成分子后才能構成物質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解產生原子,這些原子又重新組合構成別的分子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茶杯內的紗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 ;
(2)自制凈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
(4)采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過濾.圖中還缺少的一種儀器是 ,其作用是 ;過濾后觀察發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有: (寫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一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圖,其中“ ”和“ ”表示質子數不同的兩種原子,甲、乙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后的
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 |
甲 乙
|
C.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D. 該圖可表示反應2H2 +O2 === 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右圖中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30 ga物質加入到50 g水中不斷攪拌,
能形成 g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2)將t2℃時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
溶液中析出溶質最多的是 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 序是 (填物質序號)。
(3)現有a、b、c三種物質的濃溶液,適用于降溫結晶的是 (填寫物質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鈉是一種銀白色固體,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鈉投入水中,與水劇烈反應,熔化成閃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動,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下列有關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金屬鈉必須隔絕空氣保存 B.金屬鈉的密度小于水
C.鈉與水反應放熱,使鈉熔化,鈉是熔點最低的金屬
D.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2H2O=2Na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驗證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把三種金屬分別放入稀鹽酸中,只有乙表面無明顯變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是( )
| A. | 甲>乙>丙 | B. | 乙>甲>丙 | C. | 甲>丙>乙 | D. | 丙>乙>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