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進行解答.
解答 解: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2Cl中的“2”表示氯原子的個數為2;
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Fe2+中的“2”表示一個亞鐵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故2H2$\stackrel{-2}{O}$中從左至右的2分別表示為:水分子的個數為2、一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在水中氧元素顯-2價;
故答案為:氯原子的個數為2;一個亞鐵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水分子的個數為2、一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在水中氧元素顯-2價;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表示的意義,掌握標在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在空氣中充分燃燒 C+O2$\frac{\underline{\;點燃\;}}{\;}$CO | |
B. | 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Fe+CuSO4═Cu+FeSO4 | |
C. | 鎂帶燃燒 Mg+O2$\frac{\underline{\;點燃\;}}{\;}$MgO2 | |
D. | 紅磷燃燒 2P+5O2 $\frac{\underline{\;點燃\;}}{\;}$P2O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或總結 | ||
各步驟結論 | 總結 | |||
實驗一 | 將氯酸鉀加熱至融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木條復燃 | 氯酸鉀受熱要分解產生氧氣,但是時間較長、溫度較高. 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 KClO3$\stackrel{加熱}{→}$KCl+O2↑. |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 |
實驗二 | 加熱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木條不復燃 | 二氧化錳受熱不產生氧氣. | |
實驗三 | 二氧化錳與氯酸鉀混合加熱至氯酸鉀即將熔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木條迅速復 燃 |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燃燒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B. | 鐵在純氧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 | ||
C. | 紅磷燃燒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氣體 | D. |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步驟 | 現象記錄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取兩支試管,分別往試管中加入2mL樣品1、2,再往其中滴入鹽酸 | 樣品1:無明顯現象 | NaOH+HCl=NaCl+H2O |
樣品2:溶液中出現氣泡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