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溶液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穩定的
B.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
C.食鹽水能導電是因為食鹽水中含有較多自由移動的離子
D.消除路面上的積雪可以撒些鹽,使冰雪較快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紅和她的同學學習了金屬活動性及稀硫酸的一些性質后,對銅與濃硫酸能否發生反應產生了興趣,并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猜想Ⅰ:銅與濃硫酸不能反應;
猜想Ⅱ:銅與濃硫酸能反應,且可能生成氫氣。
【實驗探究】實驗Ⅰ:在一支試管中加入一小片銅,再加入少量的濃硫酸,放置一段時間,試管中無現象;
實驗Ⅱ:再給上述試管加熱,試管中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將反應后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到盛有少量水的燒杯中,溶液呈現出明顯的藍色。
【分析猜想】(1)溶液呈藍色,說明生成了 ____________
(2)根據實驗現象及已有的知識推斷,產生的氣體不可能是氫氣,很可能是一種含硫元素的氣體。
【查閱資料】(1)常見的含硫元素的氣體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氫。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氫氧化鈉等堿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
(3)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又能恢復原來的紅色。硫化氫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4)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均有毒。
【實驗探究】為了檢驗產生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成分,小紅和她的同學進一步實驗: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溶液又恢復了紅色。
【實驗結論】(1)在常溫下,銅與濃硫酸不能反應。
(2)在加熱條件下銅與濃硫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是____,此反應還生成了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3)濃硫酸與銅加熱時能反應,而稀硫酸與銅即使加熱也不能反應,由此說明:物質的化學性質除了與物質本身的性質有關外,還可能與溶液中溶質的____有關。
【拓展延伸】為了防止污染空氣,小紅和她的同學采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多余的氣體,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氧化物都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有單質生成的反應都是置換反應 D.電解水時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鐵營養缺乏是目前全球最嚴重的營養問題之一.“鐵強化醬油”就是以強化營養為目的,按照標準在醬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鐵納(C10H12FeN2NaO8)制成的營養強化調味品.乙二胺四乙酸鐵納為淡土黃色結晶性粉末,性質穩定--耐高溫、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在20℃時,其溶質質量分數為1%的水溶液的pH在3.5~5.5之間.根據以上資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缺鐵會引起的疾病是 。乙二胺四乙酸鐵納是由 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鐵、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2)乙二胺四乙酸鐵納的物理性質有 。乙二胺四乙酸鐵納的水溶液呈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燒瓶內盛有X氣體,若擠壓滴管的膠頭a ,使液體Y進入燒瓶中,振蕩燒瓶,并倒放在鐵架臺上,將導管插入滴有Z的水,打開彈簧夾b,可見液體如噴泉一樣噴入燒瓶,并出現顏色改變,則X、Y、Z可能是( )
A.X是O2,Y是硫酸溶液,Z是石蕊溶液
B.X是CO2,Y是氫氧化鈉溶液,Z是酚酞溶液
C.X是CO,Y是氫氧化鈣溶液,Z是酚酞溶液
D.X是HCl ,Y是硝酸銀溶液,Z是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氧化硫氣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氣體,其水溶液叫亞硫酸(H2SO3 )。硫化氫(H2S)是一種具有臭雞蛋氣味的劇毒氣體,其水溶液叫氫硫酸。已知相同的條件下,氫硫酸的酸性弱于亞硫酸。室溫下向飽和的亞硫酸溶液中通入過量的硫化氫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 + H2SO3 === 3S↓ + 3H2O。則下圖中溶液的pH隨通入硫化氫的體積的變化曲線示意圖正確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使用化肥碳酸氫銨后要立即蓋上,其原因是 。銨態氮肥(成分是銨鹽)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某補鈣劑“高鈣片”說明書的一部分。
(1)寫出胃液(含鹽酸)與“高鈣片”中的含鈣物質發生
反應的化學方式 。
(2)由貯藏方法推測維生素D具有的性質之一是
;由此想到在實驗室也有一些類似原因需要密封保存的藥品,例如(舉一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