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的質量(g) | 20 | 50 | 80 | 30 |
反應后的質量(g) | 0 | 100 | 10 | x |
請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類推是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正確的是
A.分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由分子構成
B.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所以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檸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有機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從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編號):
A.水 B.一氧化碳 C.武德合金
D.硝酸銨 E.干冰 F.肥皂水
⑴制電路保險絲 ;
⑵區分硬水與軟水的是 ;
⑶最常見的溶劑是 ;
⑷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 ;
⑸可用作人工降雨 ;
⑹溶于水,溶液溫度降低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為七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按要求填空。
|
(1)上圖中七種元素之間的最本質的區別是 ;
(2)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它與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這種化合物的構成粒子是 ;(填粒子符號)
(3)從原子結構上分析,圖中哪兩組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 ; (填元素符號)
(4)氧化鈣常用作干燥劑,該干燥劑與水反應會 (選填“吸熱”或“放熱”);
(5)碘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處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核電荷數小于18的A、B、C、D四種元素,A元素的原子構成一種單質,可以和黏土混合制成鉛筆芯;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組成為BO3,其中B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3,且B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C單質的體積在空氣中占21%;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第三層上的電子數與第一層上的電子數相等.
(1)寫出這四種元素的名稱:A ,B ,C ,D .
(2)寫出C、D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
(3)B單質在C單質中燃燒時的化學方程式 ,其生成物對環境的破壞是形成 .
(4)A、B、D分別與C形成的化合物可以統稱為 .
(5)A、C和D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重要實驗,請回答:
(1)A中紅磷必須足量的原因是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中反應后天平不平衡,該反應是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ㄌ睢笆恰被颉胺瘛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林同學在做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時,稱取2.4g鎂條在點燃的條件下與充足的空氣反應。實驗完畢后,稱得所得固體的質量小于4.0g。
【提出問題】固體質量為什么會小于4.0g呢?是否發生了其他反應呢?
【查閱資料】鎂在空氣中燃燒時,除了鎂與氧氣反應外,還可發生反應:
①2Mg+CO2C+2MgO ②3Mg+N2
Mg3N2
【猜想與假設】反應后固體質量小于4.0g是由于發生反應 造成的。
【實驗探究】根據初中化學所學知識用圖所示裝置除去空氣中的氧氣得到氮氣(含少量稀有氣體).可燃物應選擇的物質是 。ㄌ顚懳镔|的字母代號).
A.木炭 B.紅磷 C.硫粉
選擇的理由是 .
將點燃的鎂條伸入所制得的氮氣中,鎂條在氮氣中劇烈燃燒.
【實驗結論】2.4g鎂在空氣中完全反應后所得固體質量小于4.0g,
是由于生成的產物是氧化鎂和氮化鎂的混合物所致.
【評價與反思】通過上述實驗,小林對燃燒有了新的認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A.鋼是很純的鐵
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C.隔絕空氣和水可以防止鐵生銹
D.被腐蝕的鐵制品應該加以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