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結構示意圖的信息來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以及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3)根據過氧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進行解答.
解答 解:(1)①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數字即為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鈉原子的原子序數為11,即X=11;③那么2+8+Y=11,Y=1;④鈉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最外層少于4個電子易失,因此在化學反應中鈉原子易失去這1個電子而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⑤鈉離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其離子符號為:Na+;
故答案為:①22.99;②11;③1;④失;⑤Na+;
(2)在氯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1)+x=0,x=-1;氯化鈉中鈉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為:23:35.5;故填:-1;23:35.5;
(3)①過氧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屬于化合物,也屬于氧化物;故填:BC;
②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故填:2Na2O2+2CO2=2Na2CO3+O2.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理解、運用以及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較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序號 |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 | 結論 |
① | 取少量加熱后的固體產物放入試管A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振蕩溶解,滴加足量 氯化鈣溶液,振蕩,靜置 | 產生白色沉淀 | 產物含Na2CO3 |
② | 取操作①后的上層清液于試管B中,滴加 酚酞試液 | 酚酞試液不變紅 | 產物不含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質子數相同 | |
B. |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中子數相同 | |
C. | 氯原子得一個電子變成Cl_,最外層電子數為8 | |
D. | 屬于同種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待反應停止后,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燒杯中的鐵一定有剩余 | |
B. | 若天平失去平衡,指針一定先偏向鐵后偏向鋅 | |
C. | 反應后兩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的質量一定都比反應前的溶液質量增加了 | |
D. | 放鐵的一邊產生的氫氣一定比放鋅的一邊產生的氫氣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及結論 |
取少量黃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并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 試管中有氣體產生,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猜想正確. |
實驗序號 | 實驗1 | 實驗2 | 實驗3 | |
與鎂條反應的溶液 | NH4Cl | NaCl | Na2SO4 | H2O |
實驗現象 | 有大量氣泡產生 | 有較多氣泡產生 | 有少量氣泡產生 | 氣泡較少 |
加熱后,實驗現象 | 氣泡明顯增多可聞到氮味 | 氣泡增多 | 氣泡增多 | 氣泡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或原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 |
B. | 堿性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成紅色,所以能使無色酚酞變紅的一定是堿性溶液 | |
C. | 對物體做功,要對物體施加力,所以物體受到了力,該力一定對物體做功 | |
D. | 光在教室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所以太陽光在空氣中一定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②④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屬于金屬元素 | B. | 原子核內中子數為92 | ||
C. | 相對原子質量為238.0 | D. | 金屬鈾的化學式為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