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1)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是 .
(2)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 .
(3)燃燒后,集氣瓶內氣體主要是氮氣,結合本實驗可推測出氮氣的性質: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
(4)實驗中發現進入集氣瓶里的水未達到預定高度,請分析原因 (答一種可能的原因).
空氣組成的測定.. | |
專題: | 空氣與水. |
分析: | 點燃條件下,紅磷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同時產生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的熱; 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判斷氮氣的性質; 如果操作不當,會影響實驗結果,甚至會導致實驗失敗. |
解答: | 解:(1)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是產生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的熱. 故填:產生白煙,放出熱量. (2)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水倒吸入集氣瓶內,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故填:水倒吸入集氣瓶內,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3)燃燒后,集氣瓶內氣體主要是氮氣,根據實驗可推測出氮氣不溶于水,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故填:不溶于水;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4)如果裝置漏氣,紅磷不足,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都能夠導致進入集氣瓶里的水未達到預定高度. 故填:紅磷不足. |
點評: | 實驗現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冒出濃烈的黑煙,放出熱量.生成黑色粉末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濺,放出熱量,生成紅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 火焰,放出熱量,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些液化氣充氣站在液化氣中填充二甲醚(化學式為C2H6O),二甲醚是一種化工原料,對液化氣罐的配件有較強腐蝕作用,易造成氣罐漏氣,嚴重會引起爆炸,閱讀信息,請回答:
(1)二甲醚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2)二甲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
(3)多少克二甲醚中所含氧元素與7.2克水中所含氧元素相等.(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李同學暑假去西藏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醫生讓她吸氧后癥狀緩解.吸氧可以幫助人克服高原反應的原因是( )
| A. | 氧氣能供給呼吸 | B. | 氧氣是無色無味的無毒氣體 |
| C. | 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 D. | 氧氣具有氧化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A中物質分別是 、 ;
(2)請在B框內將相關粒子的圖形補充完整;
(3)C中物質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4)從圖中可總結出原子與分子本質區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神舟五號”宇宙飛船飛行試驗成功,運載“神舟五號”飛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學式為C2H8N2)。下列關于偏二甲肼的說法正確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氣
C、偏二甲肼的相對分子質量是52 D、偏二甲肼中碳、氫、氮的質量比為1: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可制取某氣體,并驗證該氣體的相關性質。針筒內裝鹽酸,青霉素瓶內裝石灰石,B處為紫紅色石蕊。
![]() |
(1)連接裝置,檢查上述整套裝置氣密性。在甲中裝水,拉針筒的活塞,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裝置不漏氣。
(2)裝藥品,將鹽酸注入瓶內,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現象),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處液體變紅色,此實驗還能證明二氧化碳何種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在實驗時,發現A處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于是便查找原因。他另取一支干凈試管,注入少量上述澄清石灰水,向其中吹氣,如果發現未變渾濁,則說明此同學實驗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經實驗,該同學否定了這種可能。試分析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的另一種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