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實施。下列做法對人體健康無害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裝食品B.用福爾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鮮魚肉等食品
C.工業用鹽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當調味品用D.在食鹽中添加適量的碘酸鉀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中有一瓶氣體(該氣體為純凈物),由于標簽已經腐蝕,無法辯認,經初步推測可能是氧氣、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種。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①取一潔凈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銅絲表面變成黑色;
②趁熱把表面變黑色的銅絲放入到這種氣體的集氣瓶中并密閉集氣瓶,可觀察到銅絲表面的黑色又變成了亮紅色。
(1)根據你所學的化學知識,可推斷出這種氣體可能是____;
(2)該同學認為如果要確定這種氣體是你所推斷的氣體,還需要接著做下一步探究,操作方法是____,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新華網沈陽2013年3月3日電,3月1日15時許,位于朝陽市建平縣義成功鄉房申村一硫酸儲存罐突然發生破裂,導致約2000立方米硫酸泄漏。造成7人死亡。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調來100袋氫氧化鈉對泄漏濃硫酸進行中和。十多名消防隊員隨后用水槍噴射稀釋液體,稀釋過程中冒出大量白霧。請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消防隊員對泄漏的濃硫酸采取了“先中和,后用水稀釋”的處理方法。下列是對此方法的目的的解釋,其中錯誤的是( )
A.若先用水稀釋,則易造成酸液面積進一步蔓延,加重處理的難度
B.若先用水稀釋,則易造成現場酸液飛濺
C.為了節省氫氧化鈉
D.為了降低危險
(2)冒出的“白霧”可能是( )
A.硫酸小液滴 B.水蒸氣 C.受熱產生的水汽 D.揮發出的硫酸
(3)向一定量硫酸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下圖能夠正確反應出溶液的pH與加水量的關系是( )
(4)氫氧化鈉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消防隊員使用的鐵鍬與硫酸接觸部位腐蝕非常嚴重,原因是 (用方程式回答)。
(5)如果讓你比較準確地檢測處理后的事故現場的土壤的酸堿度,應該怎樣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某藻類的化學式為C106H263N16P,該藻類過度生長,是導致“水華”(“水華”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營養元素含量過高,以致藻類瘋狂生長、水質惡化而造成的水體污染現象)的原因之一。下列與此信息相關的敘述中,你不贊成的是( )。
A.該藻類由碳、氫、氮、磷4種元素組成
B.若使用無磷洗衣粉,可有效防止該藻類的過度生長
C.向河水中過量排放含有氮肥的農田水,也可能造成該藻類的過度生長
D.禁止使用化肥是防止“水華”的最好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3月,浙江大學實驗室里誕生了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碳海綿”。“碳海綿”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B. 具有吸附性
C. 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 D. 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因家庭裝修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納米級材料TiOx能有效去除因裝修帶來的多種有害氣體。已知在TiOx中Ti的化合價為+4,則X為( )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易溶于水,有酸性,易被氧化,能與碘反應。人體缺乏維生素C可能引發多種疾病。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維生素C的研究如下:
[實驗目的]驗證維生素C具有酸性。
[實驗方案]提供試劑:維生素C片、蒸餾水、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pH試紙。(實驗儀器自選)
根據以上試劑,請你幫助他們設計兩種方案,并寫出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 |
方案(1) | |
方案(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
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B.該反應有2種生成物
C.每個生成物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
D.參加反應的“ ”和“
”分子的個數比是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