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實驗室的開放日里,幾個小組的同學來到實驗桌前,桌上都擺放有如圖1的儀器(藥品省略):

(1)第一組組長讓大家完成的第一個任務是寫出儀器的名稱,某同學完成任務的情況如圖所示,其中名稱有錯誤的是g(填字母).
(2)第一組準備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2KMnO
4$\frac{\underline{\;\;△\;\;}}{\;}$K
2MnO
4+MnO
2+O
2↑,他們選用的儀器為abcegh(填字母),此組同學還問老師要了一團棉花,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3)第二組同學選擇a、b、d、g組合制取氧氣,所用的氣體收集方法叫做向上排空氣法,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2H
2O
2$\frac{\underline{\;MnO_2\;}}{\;}$2H
2O+O
2↑,屬于反應分解反應(填基本反類型).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復燃則已滿,
(4)第二組同學接著又做了如圖2的實驗--尋找過氧化氫分解的新催化劑.
白色點滴板是帶有空穴的白色瓷板,可用作微型化學反應.將一定量的紅磚粉、硫酸銅溶液分別加入點滴板中,再分別滴入過氧化氫溶液(如圖2所示),觀察到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氣泡的速率加快.據此現象得出結論:紅磚粉、硫酸銅溶液等也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小紅認為不正確,理由一:未證明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理由二:白色點滴板作為反應容器的優點有節約藥品用量.

(5)實驗創新是中學生最為重要的科學素養.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又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實驗中的其他儀器,對MnO
2催化H
2O
2溶液分解的實驗裝置進行了一個創新設計(實驗裝置圖見圖3所示),實驗過程如下:
①將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為1g/mL)質量分數為5%的H
2O
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內,再用藥匙取0.2g MnO
2粉末,加在干燥管的進氣管的管壁上.
②點燃橡膠塞上棒香后,塞緊干燥管并將其豎立,觀察到帶火星的棒香立即復燃.
對該創新實驗的評價,你認為不合理的是bc(填序號).
a.實驗中所用的儀器、材料及藥品均易得到 b.實驗使用的藥品用量太大
c.反應速度太慢,耽誤時間 d.實驗現象明顯,整個裝置好似點燃的燈塔,趣味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