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及溶液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1)水是很好的溶劑,下列物質與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號)。
A.蔗糖 B.食鹽 C.植物油 D.酒精
(2)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分別加入盛有10g水的A、B試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象。則20℃________t℃(填“>”、“<”或“=”)。20℃時,對A試管進行如下操作,最終A試管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號)。
A.加少量水 B.加入少量甲物質
C.升溫到40℃ D.蒸發部分溶劑,恢復到20℃
E.加入少量40℃甲的飽和溶液,恢復到20℃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二氧化碳氣體既不溶于飽和NaHCO3溶液也不與NaHCO3反應;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某學生欲用濃鹽酸與大理石反應制取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提供了下列裝置和藥品。請回答相關問題:
⑴儀器①的名稱是 ,儀器②的名稱是 。
⑵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⑶裝置A、B都可作發生裝置,其中可控制反應進行的是 (填裝置序號)。
⑷裝置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⑸兩個凈化裝置相連接時,其儀器接口順序應為 接 (填接口序號)。
⑹若用裝置E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則氣體應從 (填接口序號)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推論正確的是( )
| A. | 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
| B. | 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酸與堿的反應 |
| C. | 燃燒都伴隨著發光、放熱,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就是燃燒 |
| D. | 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呈堿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課本中相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使階梯蠟燭熄滅的實驗能說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氣
B.向盛有水的小燒杯中加入少量品紅的實驗說明分子在運功
C.氫氧化鈉和鹽酸中和反應實驗說明氫氧化鈉可以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能說明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
A.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
D.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銀(AgBr)和氧化銅可制得變色鏡片,其中所含物質及變色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溴化銀應避光保存
B.變色鏡片可反復變色
C.變色鏡片顏色變深的過程發生了化合反應
D.變色鏡片中的氧化銅在變色過程中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20℃時,甲、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一定相等
B.40℃時,分別在100 g水中加入45 g 甲、乙,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質的質量
分數相等
C.40℃時,將10%的甲溶液降溫至2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D.40℃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析出晶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 B | C | D |
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氧氣 |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 鹽酸 |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 固體 | 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鎂粉至過量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 溶液
B.向一定量的MnO2固體中加入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滴入NaOH溶液
D.一定溫度(t ℃)時,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