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一)顯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二)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碳酸鎂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鎂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鎂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鎂和水.
解答 解:(一)溶液紅色加深,則反應后溶液的堿性增強.
故填:增強.
(二)(1)點燃產生的氣體,火焰淡藍色,說明氣體可能是氫氣,將燃燒產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無現象,說明氣體不是二氧化碳,因此則該氣體為H2.
故填:H2.
(2)①白色固體可能是MgCO3;②白色固體可能是Mg(OH)2;
③白色固體可能是MgCO3和Mg(OH)2.
故填:Mg(OH)2.
【實驗】:①取洗凈后的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溶液,觀察到產生氣泡,則白色固體一定含有MgCO3.
故填:稀鹽酸;產生氣泡.
②稱取干燥的白色固體22.6g,充分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并使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先通過濃硫酸,濃硫酸增重1.8g,說明反應生成了水,進一步說明白色固體中含有則白色固體中含有Mg(OH)2;
再通過堿石灰時,堿石灰增重8.8g,說明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進一步說明白色固體中含有碳酸鎂;
設碳酸鎂質量為x,
MgCO3$\frac{\underline{\;\;△\;\;}}{\;}$MgO+CO2↑,
84 44
x 8.8g
$\frac{84}{x}$=$\frac{44}{8.8g}$,
x=16.8g,
則固體中氫氧化鎂和碳酸鎂的質量比為:(22.6g-16.8g):16.8g=29:84,
故填:Mg(OH)2;29:84.
點評 實驗現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內有12個質子 | |
B. | 屬于非金屬元素 | |
C. | 有3個電子層 | |
D. | 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 |
B. |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 |
C. | 木炭在氧氣中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 |
D. |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劇烈燃燒,生產一種黑色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有大量白霧產生 | |
B. | 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 |
C. | 鐵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一種黑色固體 | |
D. |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