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雅禮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B.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C. 酚酞試液滴入硫酸溶液中變紅色
D.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錦華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研制的大型激光武器“神光二號”用了磷酸二氫鉀(KH2PO4)大晶體。下列關于磷酸二氫鉀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磷酸二氫鉀是由四種元素組成的
B. 一個磷酸二氫鉀分子中含有六個原子
C. 磷酸二氫鉀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D. 磷酸二氫鉀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鶴龍湖鎮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質量的 a、b、c、d 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 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6.4 | 3.2 | 4.0 | 0.5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2.56 | 7.2 | 0.5 |
A. a 和 b 是反應物,d 可能是催化劑;
B. 反應后 a 物質的質量為 4.64g;
C. 該化學反應為化合反應;
D. c 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一定與 a、b 二種物質中元素的種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鶴龍湖鎮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化學式為C15H22O5,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A. 青蒿素由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 青蒿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 青蒿素是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的
D. 每個青蒿素分子中共有42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肇慶市英文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10分)同學們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做了如下圖所示的甲乙兩個實驗.
寫出乙實驗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現象是 .
實驗結束后,甲、乙兩個同學將廢液倒入實驗室的廢液缸,結果發現廢液渾濁并呈紅色,他們產生了疑問.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交流討論】廢液中一定含有的碳酸鈣、指示劑、水和氯化鈉,此外還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小云認為:只有碳酸鈉;
小紅認為:只有氫氧化鈣;
小林認為: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你認為還可能是 . (寫一種猜想)
【實驗設計】小方想用氯化鈣溶液來驗證小云、小紅、小林的猜想.查閱資料獲悉氯化鈣溶液呈中性,設計如下實驗.請你將小方的實驗設計補充完整.
實驗內容 | 預計現象 | 預計結論 |
取少量廢液缸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 | 的猜想正確. |
② . | 小云的猜想正確. | |
③ . | 小紅的猜想正確.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肇慶市英文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某天然礦泉水標簽(已破損)如下,請認真閱讀后填空.
(1)標簽中只有硫酸根離子符號被損毀,硫酸根離子的化學符號應該是_______;該天然礦泉水中含有多種溶質,其中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常見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該天然礦泉水產地兒童智力發育較好可能與礦泉水中的_______有關;該礦泉水顯_____性(填“酸”、“堿”或“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無為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教學中,甲、乙、丙、丁四個組的同學分別做了A、B、C、D四個實驗,他們都進行了規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1)A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氣球的變化是_____,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___。
(2)A、B、C、D四個實驗中,化學反應前后一定沒有發生改變的是_____(填序號)。
①元素的種類 ②元素的化合價 ③物質的總質量
④物質的種類 ⑤原子的個數 ⑥原子的質量
(3)丙組同學認為C實驗說明了質量守恒。反應為:CuSO4+2NaOH=Cu(OH)2↓+Na2SO4,請你從原子的角度說明守恒的原因:_______。
(4)乙、丁兩組同學得到的錯誤結論是“B實驗說明質量不守恒”。老師引導學生分析了B、D兩個實驗的原因。你認為B實驗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實驗D中鎂燃燒化學方程式____,理論上鎂條燃燒后的質量應該比反應前增重,原因是______。
(5)通過上述實驗,你得到的啟示: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應該在_____裝置中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西藏自治區達孜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遼寧號”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溫、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層,碳化硅的結構類似于金剛石的結構,則構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A. 分子 B. 原子 C. 離子 D. 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