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種新型“人造樹葉”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轉化為乙醇(C2H5OH)燃料,化學方程式為:2CO2+3H2OC2H5OH+3O2研究顯示,一升“人造樹葉”每天可從空氣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樹葉”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質量是多少?_____
(2)根據置換反應的定義判斷該反應_____(填:“是”或“不是”)為置換反應。
(3)乙醇在170℃,濃硫酸做催化劑作用下可以制取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氣體(C2H4)和一種常見的液體溶劑。寫出其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C+2CuO==2Cu+CO2↑ B. 2Fe+3H2SO4==Fe2(SO4)3+3H2↑
C. NaOH+HCl==NaCl+H2O D. 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堿、鹽、氧化物是初中化學中重要的物質,利用各物質的性質都可以制取鹽,根據圖中關系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能與稀鹽酸反應的一種金屬_____。
(2)寫出一種堿與鹽反應的方程式_____。
(3)利用硝酸鈉和硫酸鉀制取硝酸鉀,能否達到目的?_____。原因是_____。
(4)氫氧化鈉溶液在空氣中易變質是因為堿易與_____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溶液可以選擇稀鹽酸或BaCl2溶液(提示: BaCl2 溶液顯中性)
B.溶液B中的溶質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C.甲溶液的作用僅為檢驗Na2CO3是否存在
D.若II有明顯現象、Ⅲ無明顯現象,則說明樣品完全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探究“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時,選做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 (提示: BaCl2 溶液呈中性。)
祺祺:向試管I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斷振蕩,至溶液顏色恰好變為無色為止。
雯雯:分別完成試管II和Ⅲ中的兩個實驗后,接著進行如下探究。請分析后作答:
(1)雯雯經過分析推斷,試管Ⅲ反應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步驟①中一定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祺祺把沉淀M、N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和過量的稀硝酸,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實驗結束,祺祺把反應后的混合物與濾液C全部倒入廢液缸中,則廢液缸內上層清液中,除酚酞和HNO3外一定含有的溶質有__________(填化學式)。
II.該興趣小組繼續研究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分步反應
[查閱資料]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的反應是分步反應,第一步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當碳酸鈉反應完后才發生第二步反應。
明明:向106g質量分數為10%的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不考慮CO2的溶解)。
(1)A→C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A點橫坐標為__________;若 B點橫坐標為75,則其縱坐標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等,是一種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潔凈的空氣對人類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大氣的是______(多選)
a.使用清潔能源b.燃放煙花爆竹c.大量植樹d.推廣私家車出行
(3)下圖分別表示某些氣體的主要用途,這些氣體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a.食品包裝時充入某氣體以防腐 b.
填充霓虹燈 c.
供給呼吸,醫療上急救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盛有20.0克稀鹽酸的燒杯中倒入5克黃銅(銅鋅合金)樣品粉末,恰好完全反應,稱得未溶物質質量為2.4克,試計算:
(1)該黃銅樣品中含鋅的質量是_____克;
(2)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用鹽酸和氫氧化鈣,對酸和堿的中和反應進行探究。甲同學向裝有氫氧化鈣溶液的燒杯中加入鹽酸,無明顯現象,結論:兩種物質未發生反應;乙同學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鈣溶液的試管中慢慢滴加鹽酸,溶液由______色變為無色,結論:兩種物質發生了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大家認為乙的實驗證明鹽酸與氫氧化鈣發生了中和反應,并對乙同學的實驗繼續探究:
(提出問題)乙同學實驗后的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HCl;猜想三:有______。
(實驗探究)為驗證猜想,丙同學設計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進行實驗。
方案編號 | 方案1 | 方案2 |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象 | 對比標準比色卡:pH<7 |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論 | 溶液中有HCl | 溶液中有CaCl2 |
(實驗評價)丙同學的2個方案都有不足之處,其中:
方案1的不足之處是:______;
方案2的不足之處是:______;
(實驗拓展)若證明猜想二正確,請你再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包括步驟、現象、結論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P點的意義是 。
(2)t2℃時,將60g A物質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g。
(3)將接近飽和的A物質的水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