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 1 | 2 | 3 | 4 |
加入樣品的質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的CO2質量/g | 1.76 | 3.52 | 4.4 | m |
分析 (1)觀察并對比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中的數據均為第一次實驗的兩倍,而第3次少,說明此時鹽酸已完全反應,故3、4次實驗中碳酸鈣有剩余,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相等,即m=4.4;
(2)(3)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可根據第1次或第2次實驗中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根據化學方程式得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參加反應的CaCO3的質量,然后再根據質量分數公式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1)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第3次反應已是完全反應,故第3、4次反應中的碳酸鈣的質量有剩余.故填:3、4;
(2)因為第3次反應已是完全反應,不再有氣體產生,故第四次反應生成的氣體質量的第三次的一樣多,即m=4.4.故填:4.4;
(3)設第1次實驗中樣品中的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76g
∴$\frac{100}{x}=\frac{44}{1.76g}$
解之得:x=4g,
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frac{4g}{5g}×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完全反應的概念的認識,以及運用化學方程式和質量分數公式進行計算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
B. |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 | |
C.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ClO2+2NaCl | |
D. | 根據微觀過程圖,含氯物質氯元素化合價從高到低順序排列:ClO2、NaClO2、O2、Cl2、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際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總質量 | |
B. |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 | |
C. | 1g氫氣和1g氧氣反應能生成2g水 | |
D. | 煤燃燒后灰渣質量小于煤,也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甲 | 乙 | 丙 | 丁 |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質量(g) | 10.0 | 20.0 | 40.0 | 60.0 |
反應得到沉淀的質量(g) | 1.45 | 2.9 | 5.8 | 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