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中幾種常見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常溫下B、C為氣體,且B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一種重要原料;D、F均為無色液體,都由兩種相同的元素組成,且分子中原子個數比依次為2:1和1:1;E為黑色固體,與稀硫酸反應得到藍色溶液(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E轉變為B一定是置換反應
B.A不一定是含CO32—或HCO3—的鹽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價一定相同
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不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的是( )
A.不能用金屬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B.銀的導電性強于銅
C.鎂和鋁與稀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
D.銅能將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
A | 鑒別滌綸和羊毛面料 | 分別取樣灼燒、聞氣味 |
B | 提純粗鹽(含少量泥沙) | 將粗鹽加適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
C | 除去氯化鈣溶液中少量鹽酸 | 加過量的碳酸鈣粉末、充分反應后過濾 |
D | 分離硫酸鈉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 | 加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后過濾,將濾渣溶于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請你用化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燃料和食品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1)下面是人類大規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順序: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氣。
①上述燃料中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_____ _ ___ ;這些化石燃料屬于 _ ___能源(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②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學式) ,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現代社會對能量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化學反應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新能源,如 _________ 。(舉一例)
(3)節假日或雙休日,去郊游野炊實為一大快事。
①對野炊有經驗的人會告訴你,餐具最好是導熱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準備帶的餐具是用 _________ 制的;(填字母)
A.金屬 B.陶瓷 C.塑料
②在“灶”上懸掛野炊鍋時,應調節野炊鍋到合適的高度。你覺得原因可能是 _______ __ ;
③野餐食譜如下:主食:饅頭;配菜:烤火腿、鯽魚湯、五香豆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質、 _________ 、油脂、無機鹽和水等營養素,從營養角度來看,你準備再添一樣 _________ 。(填字母)
A.炒雞蛋 B.牛奶 C.黃瓜 D.烤野兔肉
④在引燃細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滿枯枝,結果反而燃燒不旺,并產生很多濃煙,說明物質充分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____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進行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實驗,其五次實驗結果如下表
次數 | 鎂(g) | 硫酸(mL) | 硫酸鎂(g) |
1 | 2 | 70 | 10 |
2 | 4 | 70 | ? |
3 | 6 | 70 | 30 |
4 | 8 | 70 | 31.2 |
5 | 10 | 70 | ? |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上表中第2次實驗產生 g硫酸鎂;
⑵根據上表判斷 次實驗中有過剩的鎂;
⑶請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與70mL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需要鎂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鄉的村民普遍患有一種奇怪的疾病:脫發、失明甚至死亡。經中科院專家對該地區水源、植物分析,發現原因是附近礦山亂挖濫采,使水源中含鉈(TI)元素過高所致。
(1)高純度鉈可作半導體材料,價格與黃金相當。寫出分三步使硫酸亞鉈轉化為純鉈的化學方程式:(已知:Ba(OH)2為強堿,易溶于水,BaSO4不溶于水)
TI2SO4(溶液)→TI(OH)(溶液)→蒸干→TI2O→T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I原子結構示意簡圖為,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應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1,其最高正價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