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或增大氧氣的濃度.
(2)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進行分析解答.
(3)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超過2.5μm的顆粒物,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揚塵,根據PM2.5的來源進行分析判斷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
解答 解:(1)煤炭粉碎后燃燒,是為了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能使煤充分燃燒.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異味和色素,活性炭口罩是專用口罩的一種,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3A.將農作物秸稈在田間焚燒變為肥料,會產生大量微小顆粒物,增加了空氣中PM2.5的含量,不利于降低PM2.5濃度.
B.燃煤鍋爐增加脫硫、脫硝(氮)裝置,能減少空氣中PM2.5的含量,有利于降低PM2.5濃度.
C、倡導使用電動汽車,能減少空氣中PM2.5的含量,有利于降低PM2.5濃度.
故答案為:(1)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煤充分燃燒;(2)吸附;(3)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降低PM2.5濃度的措施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果兩種粒子含有的質子數相同,則它們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 | |
B. |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單質性質相同 | |
C. | 如果兩種粒子屬同一種元素,則它們原子核中的質子數一定相同 | |
D. | 如果兩種粒子含有的電子數相同,則它們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A | B | C | D |
實驗 | ![]() | ![]() | ![]() | ![]() |
實驗現象 | 熱水中未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 | 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復燃 | 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紅 | 燃燒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 |
實驗結論 | 燃燒需要氧氣 | 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 |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物質用途 | 石墨作電極 | 金剛石切割玻璃 | 活性炭凈水 |
對應性質 | 導電性 | 硬度大 | 吸附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酸鈣粉末 | B. | 生石灰粉末 | C. | 澄清的石灰水 | D. | 鐵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郵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網上閱卷適應性訓練(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流程簡圖如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反應中為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空氣,應先通入二氧化碳
B. 反應I得到的另一物質在農業上可用作化肥
C. 反應II得到的CO2循環使用可以提高物質的利用率
D. 取過濾所得固體直接低溫烘干后,加熱至質量不再變化,固體質量減少6.2 g,則固體中NaHCO3的質量為16.8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