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B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的反應和一氧化碳可燃性進行分析解答.
(3)①根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②根據C中增加的質量與B中固體減小的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③根據反應停止后還要繼續通入一氧化碳分析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計算.
解答 解:(1)B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2)實驗過程中,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進入C中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C中的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由于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在點燃時易發生爆炸,所以,反應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凈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在加熱時引起爆炸;
(3)①、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處酒精燈,故選項說法正確.
②、C中增加的質量是二氧化碳的質量,反應開始后通入一氧化碳的質量不等于C中增加的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③、由于生成的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反應結束后繼續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銅被氧化,同時也能防止液體倒吸,故選項說法正確.
(4)設C中增加的質量為x
CO+CuO$\frac{\underline{\;\;△\;\;}}{\;}$Cu+CO2 增加量
28 44 44-28=16
x 0.8g
$\frac{44}{16}=\frac{x}{0.8g}$ 解得:x=2.2g
故答案為:(1)CO+CuO$\frac{\underline{\;\;△\;\;}}{\;}$Cu+CO2;(2)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排凈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在加熱時引起爆炸;(3)①③;(4)2.2.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蠟燭燃燒時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 |
B. | 在蠟燭火焰上方所罩得干而冷的燒杯內壁有白煙 | |
C. | 蠟燭燃燒放出熱量、發出黃色火焰 | |
D. | 蠟燭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的核電荷數是31 | B. | 元素符號是Ga | ||
C. | 屬于金屬元素 | D. | 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蒿素是一種氧化物 | |
B. |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 |
C. | 青蒿素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5:22:5 | |
D. | 1個青蒿素分子是由l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 | 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② |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該氣體中 | 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少量紅磷在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 | |
B. | ![]() 加熱一定量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 |
C. | ![]() 電解水 | |
D. | ![]() 等質量、等濃度H2O2溶液分解:甲為加二氧化錳,乙為不加二氧化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取氧氣時,始終收集不到氧氣-裝置漏氣 | |
B. | 量筒量取液體時,所得液體偏少-俯視讀數 | |
C. | 加熱固體粉末時,試管破裂-加熱時試管口未向下傾斜 | |
D. | 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炸裂-集氣瓶內放了細沙而沒有用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