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氯化鎂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鈉,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以下實驗測定其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稱取該樣品15g溶于水得到溶液,然后將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蕩(實驗數據見下表).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g | 25 | 25 | 25 | 25 |
生成沉淀的質量/g | 2.9 | x | 8.7 | 8.7 |
(1)表中x= .
(2)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是 .
(3)若實驗室中只有80g質量分數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要想配成本實驗所需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還需加入水的質量是多少?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 | |
專題: | 綜合計算(圖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計算題). |
分析: | (1)對比表中前三組的數據可以得出X的值. (2)由生成沉淀的總質量根據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氯化鎂的質量,進而計算出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 (3)由上述計算,求出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根據溶質質量不變原理計算加水的質量. |
解答: | 解: (1)由表中1、3兩次的數據可知,25g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鎂反應能生成2.9g沉淀,因此50g氫氧化鈉溶液能生成5.8g沉淀. (2)設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為x,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58 15g×x y 8.7g
x=95% y=12g (3)由分析可知每生成2.9g氫氧化鎂需要氫氧化鈉溶液的量是25g,所以生成8.7g沉淀所需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量為:25g× 所以上述實驗中所用到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設用實驗室中已有的80g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氫氧化鈉配制16%氫氧化鈉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Z, 80g×30%=(80g+z)×16% 解得z=70g. 答案: (1)5.8; (2)95%; (3)需加入水的質量是70g. |
點評: | 此題是一道圖表數據分析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弄明白表格中數據的意義,進而判斷出反應時的物質的質量情況,該題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二者可用銀鏡實驗加以鑒別
B.用一定濃度的稀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氨水,若選用酚酞作
指示劑,會使測定出的氨水物質的量濃度偏低
C.僅用淀粉溶液、稀硫酸、碘水、新制氫氧化銅四種試劑可
完成淀粉水解產物及水解程度檢驗的探究實驗
D.如圖實驗可證明碳酸鈉的熱穩定性強于碳酸氫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涉及的有機物及有機反應類型錯誤的是
A.乙烯分子與苯分子中碳碳鍵不同,但二者都能發生加成反應
B.酯、蛋白質、纖維素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C.苯、乙醇和乙酸都能發生取代反應
D.1 mol乙醇與1 mol乙酸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3種 |
| B. | b點溶液是無色的 |
| C. |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 |
| D. | c點的固體中含有銀、銅、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鐵粉和硫粉以適當的質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網上,然后用燒紅的玻璃棒一端接觸混合物,這時部分混合物迅速變紅熱狀態,撤離玻璃棒后,反應繼續進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紅熱的狀態,冷卻后得到一種黑色的固態物質.
(1)該黑色固態物質在物質分類上屬于 (選填“酸”、“堿”、“鹽”或“氧化物”).
(2)鐵與硫的反應是 反應(選填“吸熱”、“放熱”或“既不吸熱也不放熱的”).
(3)可以證實反應中鐵已從游離態變成化合態的方法是 .
(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從理論上計算,為使鐵粉和硫粉都能全部反應,兩者最佳質量比應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按照一定的依據把物質進行分類,是我們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用途的便捷途徑.現有下列物質:①純堿;②生石灰;③鹽酸;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銅;⑦石墨;對上述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 A. | 屬于有機物的有③⑤ | B. | 屬于單質的有②⑥⑦ |
| C. | 屬于堿的有①④ | D. | 屬于氧化物的有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欲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
物質 | 雜質 | 試劑 | |
A | CO2氣體 | HCl | NaOH溶液 |
B | NaNO3溶液 | Na2SO4 | Ba(OH)2溶液 |
C | 稀鹽酸 | CuCl2 | KOH溶液 |
D | CaCO3 | Na2CO3 | H2O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酸(HCOOH)通常是一種無色、易揮發的液體,它在濃硫酸作用下會分解,反應方程式為HCOOHCO↑+H2O.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欲用該反應來制取CO,并還原氧化鐵粉末.現有下列儀器或裝置供選擇:
(1)用滴入濃硫酸方法制取CO,應選 (填序號)裝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甲酸氣體,最好選擇圖中的 (填序號)進行洗氣.
(2)用上述方法制取CO還原氧化鐵,并檢驗氣體產物,則各儀器的接口按氣流方向的連接順序為: .
(3)在對氧化鐵粉末加熱前,為安全起見,應進行的一項重要操作是 .
(4)上述實驗后的尾氣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請你說出一種處理尾氣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出去雜質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雜質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鹽酸 | 加過量碳酸鈣,過濾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適量稀鹽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過濾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適量硝酸鈣溶液,過濾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