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利用海水曬鹽,是利用了蒸發結晶的原理,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2))①直接寫出儀器的名稱;
②步驟一、研磨,使食鹽顆粒變小,加快食鹽溶解;
步驟二、缺少用于固定和支持儀器鐵架臺;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經過過濾濾液仍渾濁,可能存在的原因有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儀器不干凈等;
步驟三、蒸發時,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③A、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鹽時,攪拌時間不足,食鹽沒有完全溶解,會使氯化鈉的產率偏低.
B、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過濾不徹底可能會讓晶體中混有泥沙而使質量增加,而使產率增大.
C、蒸發時,未用玻璃棒攪拌,使液體受熱不均,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會使氯化鈉的產率偏低.
(3)a.根據氫氧化鈉會和哪種雜質反應生成沉淀進行分析;
b.根據前面幾步所加的試劑的過量程度以及反應后的溶質進行分析;
c.向濾液B滴加稀鹽酸當觀察到溶液中無氣泡放出時,停止滴加;過量的稀鹽酸對最后得到的精鹽晶體的成分沒有影響;
d.根據從溶液中獲取晶體的方法來分析;
e.該反應的反應物為氯化鈉與水,生成物為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反應條件為通電,故可書寫此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小,從食鹽溶液中獲得食鹽主要利用陽光和風蒸發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掉,使氯化鈉結晶出來.故填:蒸發結晶;
(2)①圖中儀器的名稱分別為酒精燈、蒸發皿;
②溶解時固體的顆粒小易溶解;根據過濾的裝置可知缺少鐵架臺,而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如果濾紙破損或是沒按操作規程來,會導致過濾不徹底;
③根據產率的計算公式可以知道,結合題給的選項可以知道:
A、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鹽時,攪拌時間不足,食鹽沒有完全溶解,會使氯化鈉的產率偏低.
B、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過濾不徹底可能會讓晶體中混有泥沙而使質量增加,而使產率增大.
C、蒸發時,未用玻璃棒攪拌,使液體受熱不均,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會使氯化鈉的產率偏低.
故選AC.
故答案為:①酒精燈;蒸發皿;
②步驟一:加快溶解;
步驟二:鐵架臺;引流;濾紙破損等;
步驟三:出現較多固體;
③AC;
(3)a.因為鈉鹽都溶于水,而氫氧根離子會將鎂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剩余氯化鈉.故答案為:氯化鎂.
b.前面的除雜各步后都剩下氯化鈉,但是在除雜時加入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除去氯化鈣時,用過量的碳酸鈉,即過量的試劑b)都是過量的.故答案為: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
c.向濾液B滴加稀鹽酸的過程中,當觀察到溶液中不產生氣泡時,說明恰好完全反應,停止滴加;過量的稀鹽酸對最后得到的精鹽晶體的成分沒有影響,因為稀鹽酸不與氯化鈉反應;故答案為:無氣泡放出;沒有.
d.從氯化鈉溶液中獲得氯化鈉晶體可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故填:蒸發結晶;
e.由分析可知,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故可書寫此化學方程式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NaOH+Cl2↑+H2↑
故答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NaOH+Cl2↑+H2↑.
點評 熟練掌握粗鹽提純的一般步驟,知道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掌握除雜的一般規律,能夠選擇合適的試劑來除雜.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g | B. | BaCl2 | C. | NaOH | D. | Cu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除雜的方法 | B.物質與俗名 |
①粗鹽難溶性雜質去除--溶解、過濾、蒸發、干燥 ②木炭粉中混有鐵粉--用磁鐵吸引 ③CaO中混有石灰石--高溫煅燒 | ①乙醇--酒精 ②碳酸鈉--純堿、蘇打 ③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 |
C.安全常識 | D.化學與生活 |
①廚房煤氣管漏氣--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②實驗時碰倒酒精燈著火--用濕抹布蓋滅 ③冬天用煤爐取暖--保證室內通風 | ①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癥 ②多吃水果蔬菜利于補充維生素 ③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減少“白色污染”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蒸餾水與氯化鈣溶液--肥皂水 | B. | 鐵粉和炭粉--觀察顏色 | ||
C. | 羊毛和化學纖維--點燃聞氣味 | D. | 氫氧化鈉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有機物能減緩食品變質 | |
B. | 該有機物由22個原子組成 | |
C. | 該有機物中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 | |
D. | 該有機物分子中碳、氧原子的個數比為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