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元素周期表(局部 )提供的信息,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 A. | 鈹(Be)和鎂屬于同一個族 |
| B. | 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依次增多 |
| C. | 鋁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13 |
| D. | Na+和Mg2+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
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 |
專題: |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A.處于同一縱行的元素為同一族; B.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依次增多; C.原子的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 D.Na+和Mg2+都是失去了最外層電子數形成的離子,故Na+和Mg2+核外電子數相同. |
解答: | 解:A.處于同一縱行的元素為同一族,鈹和鎂處于同一縱行屬于同一個族,說法正確; B.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依次增多,說法正確; C.原子的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鋁原子的原子序數=13,但核內中子數不一定為13,說法錯誤; D.Na+和Mg2+都是失去了最外層電子數形成的離子,故Na+和Mg2+核外電子數相同,說法正確; 答案:C. |
點評: | 對信息進行針對性解讀,要結合選項進行分析,這樣可以避免分析的盲目性,從而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試管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下列有關試管操作錯誤的是( )
| A. | 盛裝固體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加熱制氧氣 |
| B. |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對著無人的方向 |
| C. | 為防止試管炸裂,加熱時試管底部要接觸酒精燈的燈芯 |
| D. | 膠頭滴管應豎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向試管中滴加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燃燒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光 |
| B. |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C.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霧 |
| D. |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明亮黃色火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物質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該圖可示意H2與O2的反應 | B. | 該反應前后原子個數改變 |
| C. | 甲和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一定相等 | D. |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如圖裝置探究水的組成.通電一段時間后,b中所收集到的氣體為 ,若b中氣體為10毫升,則a中氣體為 毫升,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反應中的最小粒子是 .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原子的構成示意圖如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是實心球體
B.原子、中子、電子均勻分布在原子中
C.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質子與電子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分子的基本性質”的實驗探究(實驗過程中整套裝置及有關氣體均保持干燥).
Ⅰ.在集氣瓶B中充滿氯化氫氣體,K3處于關閉狀態至操作Ⅱ完成為止;
Ⅱ.通過調節活塞K1、K2,在集氣瓶A中充滿氨氣(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其操作是:打開K1、K2,在 (選填“K1”或“K2”)處導管口通入氨氣;
Ⅲ.集滿氨氣后,關閉K1、K2,再打開K3,一段時間后兩只集氣瓶中都出現白煙(白煙是氯化氫氣體與氨氣反應產生氯化銨固體的細小顆粒).
①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地較軟的塑料瓶,我們最終將會觀察到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