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 | 觀察到的現象 |
①在試管中取少量鹽酸,插入鐵絲,充分作用. | 有氣泡冒出,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銅絲,充分作用. | 無明顯現象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鋁絲,充分作用. | 鋁絲表面有一層黑色物質,溶液由淺綠色變無色 |
分析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知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鋁>鐵>氫>銅,其中鐵和鹽酸反應得到淺綠色硫酸亞鐵和氫氣,銅不能硫酸亞鐵反應,鋁能置換出硫酸亞鐵中的鐵并生成無色的氯化鋁溶液.小剛同學設計的實驗能得出鋁>鐵>銅以及鋁>鐵>氫的活動性,不能證明銅和氫的活動性,要想證明,只要把銅插入鹽酸中即可.證明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方法較多,應當選用簡便易行,現象明顯的方案.
解答 解:(1)鐵絲插入鹽酸中能觀察到有氣泡冒出,說明鐵排在氫前面,得到氯化亞鐵溶液,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插入銅絲無明顯現象,說明銅的活動性比鐵弱.而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插入鋁絲,鋁的活動性比鐵強,能置換氯化亞鐵中鐵,表面有黑色物質析出,溶液由淺綠色變無色.同時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l>Fe>Cu(Al>Fe>H).
(2)鋁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影響反應的進行和反應速度,使用前應把保護膜除去.
(3)要得出Al>Fe>H>Cu的結論,上述實驗沒有比較Cu與H的關系,所以補充銅絲與鹽酸的反應就可以了.
(4)證明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方法較多,應當選用簡便易行,現象明顯的方案.剛開始加進去的金屬應該是不能和鹽酸發生反應的,這樣實驗現象比較明顯,因此先插入銅絲,無現象,證明活潑性H>Cu,再插入鐵絲,有氣泡,證明Fe>H,再插入鋁絲,鋁絲表面有一層黑色物質,溶液由淺綠色變無色,證明Al>Fe,則可以證明Al>Fe>H>Cu的結論.
故答案為:
(1)
實驗步驟 | 觀察到的現象 |
①在試管中取少量鹽酸,插入鐵絲,充分作用. | 有氣泡冒出,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銅絲,充分作用. | 無明顯現象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鋁絲,充分作用. | 鋁絲表面有一層黑色物質,溶液由淺綠色變無色 |
點評 本題考查通過實驗探究來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先加入常見的稀鹽酸,觀察反應現象,對于該題中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溶液是淺綠色,另外能與酸反應的金屬說明它的活動比較強,排在氫的前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Fe+2O2═Fe3O4 | B. | 2H2O$\frac{\underline{\;直流電\;}}{\;}$2H2↑+O2↑ | ||
C. | 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 | D. | H2SO4+NaOH═NaS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時間/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中氣體體積(cm3) | 6 | 12 | 20 | 29 | 39 | 49 | 55 | 65 | 75 | 85 |
b中氣體體積(cm3) | 2 | 4 | 7 | 11 | 16 | 21 | 26 | 31 | 36 | 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鐵的主要成分是碳 | |
B. | 鐵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中置換出來 | |
C. |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鎂的位置比鐵靠前,所以鎂的活動性比鐵強 | |
D. | 金屬活動性順序不能作為金屬在溶液中發生置換反應的一種判斷依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鋅 | B. | 鎂 | C. | 銅 | D. | 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