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某同學配制100g 6.2%的食鹽水的全過程。
(1)找出圖中的錯誤(答出兩處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置過程中,該同學將食鹽放于天平的右盤,游碼移到0.2g處,左盤上放置砝碼質量是6g,則該同學實際稱得的食鹽質量是_________g,此時該同學配制的食鹽水________6.2%(大于、小于、等于),若操作正確,所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_____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高安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下圖是以空氣和其它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業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_____;
(2)步驟①中發生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步驟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4)如圖是化肥硝酸銨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硝酸銨應具有的性質是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受熱易分解 C.熔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進行“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25%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活動常出現以下錯誤操作,其中不影響所配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是( )
A. 氯化鈉放在右盤 B. 氯化鈉灑出
C. 用100m量筒 D. 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濺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東林集團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微信熱傳的“苯寶寶表情包”。苯(化學式C6H6)和六氯苯(化學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 六氯苯中碳氯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
C. 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10% D. 六氯苯有6個碳原子和6個氯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電源接通一段時間后,a管與b管中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__
(2)實驗B集氣瓶內裝滿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C通過______________現象,可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1/5的結論,若小于1/5,則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兩條原因)
(4)實驗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化學用語中“2”所表示意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Ca2+中的“2”表示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B. H2 中的“2”表示兩個氫離子
C. 2Mg 中的“2”表示兩個鎂元素
D. 2NH3 中的“2”表示 2 個氨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 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學習了氧氣的知識,興趣小組同學對氧氣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家用制氧機(如圖)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壓時,裝填制氧機內部的分子篩吸附空氣中的氮氣,制取高濃度氧氣;減壓時,分子篩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整個過程中,分子篩并不消耗。興趣小組同學用家用制氧機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氣體,帶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一)實驗I:小組同學準備通過以下實驗驗證所收集的氣體是否為純凈的氧氣。
(實驗記錄)取一只 250mL 的集氣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帶氣體,然后把一根燃著的木條插入集氣瓶中,木條燃燒得更旺。
(實驗結論)收集的氣體是純凈的氧氣。
(實驗反思)老師指出上述實驗并不能證明小組同學所帶來的氣體一定是純凈的氧氣。該實 驗不能確定所收集氣體為純凈氧氣的原因是_____。
(二)實驗 II:測定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重復多次。請補充完實驗記錄。
(實驗步驟)
①檢查_____。
②加入藥品,將裝置連接固定。
③打開止水夾 a 和 b,向 A 中緩慢鼓入一定量氣體,露出白磷后,關閉止水夾a 和b,A 中水進入到 B 中,測得B 中水的體積為V1mL。
④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⑤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進行_____操作。B 中水倒吸進入到A 中, 測得量筒中的體積變為V2mL。
⑥計算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下列有關這個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步驟③中,仰視量筒讀數會使測得的 V1 數值偏低;
B.步驟④中,白磷燃燒時要保持關閉止水夾 a 和 b;
C.步驟⑤中,未冷卻至室溫會使測得的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偏高;
D.步驟⑥中,求得氧氣的體積分數等于
(2)(數據記錄)
經測定 V1=210mL;V2 數據如下:
實驗次序 | 1 | 2 | 3 | 4 | 5 |
B 中剩余水體積/mL | 100 | 52 | 49 | 51 | 48 |
(數據處理)已知,在如表數據中,第 1 組數據偏差較大,存在明顯誤差,在數據處理時應刪去。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有效數字)
(3)(實驗反思)
①家用制氧機制氧氣的過程發生的變化屬于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②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由于制取成本較高,不適合大量生產,一般用于實驗室制取。
③導致第 1 組數據產生較大誤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梅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集氣瓶里盛有空氣,欲除去其中的氧氣而得到較純凈的氮氣,最好采用的物質是( )
A. 蠟燭 B. 木炭 C. 紅磷 D. 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