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王安石《梅花》詩:“墻角數
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中不但描繪了一個如畫的意境,也從化學角度說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分子很小
D.分子之間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表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和“●”分別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 由圖可獲得的信息是 ;
(2) 已知‘‘○”的相對原子質量是“●”的m倍,則由該
反應所生成的 的質量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后顯紅色的是
A.NaOH NaC1 CuSO4 HC1
B.KNO3 Na2SO4 NaOH KC1
C.KC1 Ba(NO3)2 HC1 CaC12
D.Na2CO3 Ba(OH)2 KNO3 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次化學課外活動中,小明和小亮做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實驗時,出現了如下兩種不同情況。
他們經過認真分析后一致認為,小亮的實驗出現這種異常情況是由于他所用的生石灰已部分變質。于是分別設計方案如下表,進
行實驗驗證。
請根據以上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誰的方案不正確?為什么? 。
(2)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生石灰變質的原因 。
(3)乙試劑瓶的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4)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保存生石灰時應注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浸土選種”是現代農業生產常用的科學方法,取武當山特區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后顯紅色。下表為四種農作物適宜生長的pH范圍,你認為該村土壤比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是( )
農作物 | 水稻 | 茶樹 | 玉米 | 馬鈴薯 |
pH | 6.0~7.0 | 6.0~7.0 | 7.0~8.1 | 4.8~5.5 |
A.玉米 B.茶樹 C.水稻 D.馬鈴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日本強烈地震后,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外泄,有關131I(碘-131)的相關報道成為熱門話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131I原子中含有53個質子,78個中子。
①131I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種穩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屬于碘元素。原因是_____ _____。
(2)專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為KI)可以治療131I造成的輻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為I2)卻會引起碘中毒。KI和I2的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
(3)日本地震后,個別居民搶購食鹽。假設某人經醫生確認,每日需要補充166 mg KI。已知每千克某品牌碘鹽中KIO3的加入量為42.8 mg,如果用該食鹽替代碘片提供治療輻射所需的碘元素,則每日需食用該食鹽的質量為_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石灰石樣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課外小組為了測定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將12.0g石灰石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100 g稀鹽酸分4次加入燒杯中,每次均充分反應。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次 數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鹽酸質量 /g | 25 | 25 | 25 | 25 |
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 /g | m | 58.4 | 82.6 | 107.6 |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 ▲ g。
(2)第1次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是 ▲ g。
(3)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