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除質所選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去雜質所選試劑或方法 |
A | 氫氧化鈉溶液 | 碳酸鈉溶液 | 鹽酸溶液 |
B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氫氧化鈉溶液 |
C | 氯化鈉 | 硝酸鉀 | 加熱水溶解、降溫結晶、過濾 |
D | 硝酸 | 鹽酸 | 過量的硝酸銀溶液 |
A. AB. BC. C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大理石與4%的稀鹽酸做二氧化碳制取實驗,請你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觀察到試管中不再產生氣泡時,發現固體還有剩余,小組同學對此進行探究(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
(提出問題)不再產生氣泡的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顯中性。
(作出猜想)
猜想1:鹽酸已經完全反應。
猜想2:剩余固體中無碳酸鈣。
猜想3:生成物或雜質附著在大理石表面,阻礙反應繼續進行。
(實驗一)探究反應后的溶液中是否有鹽酸
(1)取上述反應后的清液,測得溶液pH=3,說明該溶液顯____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1不成立的結論。有的同學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此結論不嚴謹,你認為這樣質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通過實驗1得出的結論不嚴謹,還需要通過完成實驗2才能得出結論。
(2)另取潔凈的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測得溶液pH=5.6。
(得出結論)猜想1不成立。
(實驗二)探究剩余固體中是否有碳酸鈣
先振蕩反應容器,使剩余固體與液體充分接觸,發現仍無氣泡產生,向容器中滴加少量4%的稀鹽酸,發現又有氣泡產生,且不再產生氣泡時,仍有固體剩余。
(得出結論)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分析討論)綜合實驗一和實驗二,導致氣泡不再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提升)(3)反應物的濃度也是影響反應能否進行的因素。(4)在探究反應后溶液顯酸性或堿性的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①塑料袋;②外科手術刀;③蠶絲;④1元硬幣;⑤鋁;⑥腈綸。屬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物質⑤耐腐蝕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問題:
(1)家用天然氣中常添加一種具有特殊氣味的物質乙硫醇。當聞到該氣味時,提醒人注意天然氣(或液化氣)已經在泄露。能聞到乙硫醇的氣味,這證實了分子_____的性質。
(2)“沙里淘金”說明黃金在自然界中能夠以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3)通常所說的煤氣中毒是指由_____(填物質化學式)引起的中毒。
(4)長期使用的暖水瓶內膽常有一層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Mg(OH)2],可以用廚房中的_____調料除去。
(5)我們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_____功能。
(6)霧霾是一種災害性天氣現象,請分析下列污染物中,會導致霧霾的是_____(填序號)。
A 二氧化硫 B 臭氧 C 一氧化碳 D PM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鐵粉樣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種或兩種。將該樣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再向濾液中加入鐵粉,鐵粉表面只有氣泡產生;將濾渣在氧氣中充分灼燒,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并有殘余固體。依據相關實驗現象,得出如下結論:
①樣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②樣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③殘余固體的質量與樣品中CuO的質量相同
④濾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⑤濾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確的是
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人們利用碳酸鈉溶液具有堿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堿性越強,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化學小組同學決定對影響碳酸鈉溶液堿性的因素展開探究。回答有關問題。
(1)用不同溫度的水,分別配制2%、6%、10%的碳酸鈉溶液,測量溶液的pH值如下表:
序號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C1 | C2 | C3 |
質量分數 | 2% | 2% | 2% | 6% | 6% | 6% | 10% | 10% | 10% |
水溫(℃) | 20 | 40 | 60 | 20 | 50 | 60 | 20 | 40 | 70 |
溶液pH | 10.90 | 11.18 | 11.26 | 11.08 | 11.27 | 11.30 | 11.22 | 11.46 | 11.50 |
①溶液堿性最強的是____(填實驗序號)。
②要得出碳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化與pH變化關系的結論,可選擇的一組實驗是____(填實驗序號),結論是____。
(2)測得10%的碳酸鈉溶液從20℃升溫至70℃的pH值如下表:
溫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液pH | 11.22 | 11.35 | 11.46 | 11.48 | 11.50 | 11.50 |
①由上表可知,溫度對碳酸鈉溶液的pH影響是____。
②將適量碳酸鈉粉末灑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沖入適量的熱水,再進行擦洗,達到較好的洗滌效果,這是因為____。
(3)碳酸鈉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鈉能與水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鈉,致使溶液呈堿性。實驗室鑒別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可選用的試劑是____。
A酚酞試液 B稀鹽酸 C氯化鈉溶液 D氫氧化鈣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根據下列實驗事實推出的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實驗事實 | 實驗結論 | |
A | 某氣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該氣體一定不含氧氣 |
B |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 濃鹽酸也具有吸水性 |
C | CO、木炭、酒精、甲烷都可以燃燒 | 可燃物一定含有碳元素 |
D | 某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 該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我們要學會獲取和辨別信息。下列信息中正確的是( )
A. 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不利于身體健康,應盡可能多吃含有這些元素的營養品
B. 用甲醇溶液浸泡海鮮產品來延長食品保質期
C. 為減少水體污染,農業上應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
D. 塑料薄膜是種植大棚蔬菜的必需品,同時也會造成“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獅子糕是采用“白沙糯米”,輔以鮮花醇蜜、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學式為C18H34O2)等制成。下列關于油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油酸分子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B. 油酸屬于氧化物
C. 油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8:34
D. 油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