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 A. | 木材燃燒 |
| B. | 冰融化 |
| C. | 加熱碳酸氫銨得到氨氣、水和二氧化碳 |
| D. | 汽油燃燒 |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
解答: | 解:A、木材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冰融化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加熱碳酸氫銨得到氨氣、水和二氧化碳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汽油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B.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 空氣液化,礦石粉碎 | B. | 碘升華,紅磷燃燒 |
| C. | 實驗室制氧氣,鐵生銹 | D. | 冰融化成水,工業制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種原子各1 g,所含原子個數最多的是(括號內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 )
A.氧原子(16) B.鐵原子(56)
C.氫原子(1) D.碳原子(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數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B.鈉離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
C.第2、3周期元素的原子從左至右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
D.在化學變化中鎂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層2個電子形成鎂離子,其離子符號是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軍同學在做家庭小實驗時,向熱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發現未變藍色.面對“異常”現象,他不應該采取的做法是( )
| A. | 向老師請教 | B. | 查找相關資料,探究原因 |
| C. | 認為自己做錯了,繼續做其它實驗 | D. | 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既不是氧化反應,又不是化合反應的是( )
| A. | 氫氣+氧氣 | B. | 碳酸氫銨 |
| C. | 乙炔+氧氣 | D. | 磷+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2014年央視3·15晚會報道,市場上一些涂改液甲苯和二甲苯超標34倍,不但會刺激眼睛、呼吸道,如果在密閉空間里,大量吸入還會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會致癌。已知甲苯的化學式為C7H8,下列關于其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甲苯由15個原子構成
C.甲苯中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為7∶8
D.甲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