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做鐵絲燃燒時為什么要在瓶底留少量的水和沙_______?
做紅磷燃燒時為什么要在瓶底留少量的水_______?
做硫粉燃燒時為什么要在瓶底留少量的水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50 mL酒精與50 mL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 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B.救援犬能根據氣味發現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跡象,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冰和干冰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很多問題涉及到化學知識。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環保工人在清理深而長的地下污水管道前,可以隨便進入.
B.“綠色食品”是指顏色一定是綠顏色的食品.
C.有多種物質參加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D.“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難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操作中一定要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請回答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方面的問題。
(1)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在集氣瓶中放少量細沙以防止瓶底炸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不能用木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釋濃硫酸時,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高溫條件下碳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時,實驗結束待試管冷卻后再把固體產物倒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根據信息要求選擇適當物質的編號填入下列表格的相應空格里。
信息要求 | 編 號 | 信息要求 | 編 號 |
(1)能吸附有異味的固體物質是 | _____ | (4)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 | _____ |
(2)液態時可用于滅火的物質是 | _____ | (5)有激光技術的氣體是 | _____ |
(3)液態呈淡藍色的單質物質是 | _____ | (6)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 | _____ |
A. 氧氣; B. 活性炭;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E. 稀有氣體; F. 氮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空氣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
(2)石灰水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
(3)夏天,盛放冰棍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層水珠,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
(4)很多物質在空氣中能劇烈燃燒,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
(5)空氣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
(6)餅干、瓜子等在空氣中會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_。(填序號)
①冰雪融化 ②汽油揮發 ③燈泡發光 ④石蠟熔化 ⑤煤氣燃燒 ⑥食物變質 ⑦糧食釀酒 ⑧氣球爆炸 ⑨鐵器生銹 ⑩金屬導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W分別代表第一至第三周期中四種元素的原子,已知:
①X原子的原子核內有1個質子,沒有中子
②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
③w原子形成的離子為W,且W比x原子多17個電子
④這四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20
請回答
(1)X代表的原子是_____ (填化學符號,下同);W代表的原子是_____。
(2)寫出由Y和Z兩種原子構成的分子的化學符號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經過半年的化學學習,我們能從化學的視角去看物質,感受化學的重要。
(1)水是生命之源,而無色透明的液態水從微觀角度看是由________構成的。將液態水加熱變成水蒸氣發生的是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2)在廚房炒菜時,在客廳都能聞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們通常把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在家庭中常用_______________方法將其轉化為軟水.
(4)當森林發生火災時,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其滅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